话说唐僧一行人在山上游玩,突然抬头看见一片松竹,楼阁层层。唐僧说:\\\"悟空,你看那是什么地方?\\\"行者看了一眼,说:\\\"那里不是观宇,肯定是庙宇。我们过去看看,才知道情况。\\\"不一会儿,他们来到门前观看,见那松树丛下清凉,竹径幽静。白鹤在上空穿梭,猿猴在树间献果。门前的池塘宽阔,树影长长,石头裂开,青苔盛开。宫殿错落有序,紫色云雾飘散。真是福地灵区,蓬莱云洞。人迹稀少,宁静中抚养道心。青鸟经常传达王母的消息,紫鸾经常寄送老君的经书。看不够那道德之风的伟岸,果然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三藏下马,再看见山门左边有一块碑,上面写着十个大字:\\\"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长老说:\\\"徒弟,果然是一座庙宇。\\\"沙僧说:\\\"师父,看这景色,里面一定有好人居住。我们进去看看,即使不久就回去,也算是一次欣赏美景的机会。\\\"行者说:\\\"说得对。\\\"于是他们一起进去,又看到大门上有一副对联:\\\"长生不老的神仙府,与天同寿的道家人家\\\"。行者笑道:\\\"这个道士说大话蒙人。五百年前,我在太上老君的门口闹天宫,都没听过这种话。\\\"八戒说:\\\"别管他,进去吧,或许这个道士有些好德行,还不能确定。\\\"
到了二层门里,只见里面忙忙碌碌,走出两个小童来。他们的打扮如下:骨骼清秀,容颜美丽,头上扎着小辫,发型短。他们的道服自然飘逸,羽衣袖口飘飘。头上有环绦束发,脚上穿着芒履。他们的姿态非凡,正是清风和明月两个仙童。童子恭敬地行礼,出来迎接道:\\\"师父,失迎,请坐。\\\"长老高兴地坐下,和两个童子一起进入正殿参观。原来正殿朝南,有五间大殿,上半段有明亮的雕花窗格,下半段是昏暗的格子。仙童推开格子,请唐僧进入殿内,只见墙上挂着五彩的天地二字,还有一张红漆雕花的香几,几上放着一个黄金香炉和香瓶,炉边放着整齐的香料。
唐僧走上前,用左手拿起香点燃,行三次三鞠躬,拜完转过身来道:\\\"仙童,你们的五庄观果然是西方仙界,为何不供奉三清、四帝、罗天等官神,只供奉天地二字的香火?\\\"童子笑道:\\\"不瞒师父说,这两个字的上半部分是要供奉的,下半部分还不能受到我们的香火。这是师父自己的主意。\\\"三藏问道:\\\"为什么是自己的主意?\\\"童子解释道:\\\"三清是师父的朋友,四帝是师父的故人,九曜是师父的晚辈,元辰是师父的下宾。\\\"行者听了,忍不住笑出声来,八戒问道:\\\"大哥,你笑什么?\\\"行者说:\\\"我只是觉得老孙会捣鬼,原来这个童子也会扭曲事实!\\\"三藏说:\\\"不要争论了,既然进来了,就不要计较了。俗话说,鹭鸶不吃鹭鸶肉。
既然他师父不在,干扰他们做什么?你去山门前放马,沙僧看管行李,让八戒打开行囊,拿些米食来,借他们的灶具,做顿饭吃,吃完后就走。\\\"
他们三人按照各自的任务行事。
明月和清风私下自夸不已,说:\\\"好和尚!真是西方爱圣降凡,真正的修行者,气质非凡。师父吩咐我们接待唐僧,给他吃人参果,表达旧情,还嘱咐我们小心防备他手下的人罗唣。果然那三个人的嘴脸凶恶,性格粗暴,幸亏我们将他们调走了。要是他们还在这里,就无法和他们见面了。\\\"清风说:\\\"兄弟,现在还不知道那个和尚是否是师父的故人,问一问看,免得误会了。\\\"两个童子走上前说道:\\\"请问,师父是不是大唐往西天取经的唐三藏?\\\"长老回礼道:\\\"正是,仙童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童子说:\\\"师父在离开前曾嘱咐我们远道迎接。没想到车马来得匆忙,失礼了。请师父坐下,等我给您倒茶。\\\"三藏说:\\\"不敢当。\\\"明月立即转身返回房间,拿出茶杯,端给长老。喝完茶,清风说:\\\"兄弟,别忘了师父的嘱咐,我们去取果子来。\\\"
果然罕见!果然罕见!”他倚着树,飕的一声,搀将上去。
那猴子原来刚刚爬上树偷果子。他用金击子敲了一下,果子噗的掉了下来。他跟着下来找寻,但却寂然无踪,四处寻找也找不到了。行者说:“奇怪!奇怪!看来这果子有脚会走,不但走了,还蹦出了围墙。我知道了,想必是花园中的土地不许孙爷偷他的果子,于是他把果子收走了。”他便念了一个咒语,召唤花园的土地前来,对行者施礼道:“大圣,请问有什么吩咐?”行者说:“你不知道我是天下有名的贼首。我当年偷蟠桃、盗御酒、窃灵丹,也从来没有人敢和我分食,现在我偷了一个果子,你就私吞了我的份!这个果子是树上结的,空中有鸟飞过也应该有份,我只吃了一个,有什么大害?刚打下来,你就把它拿走了?”土地说:“大圣,误会了小神。这宝贝是属于地仙的东西,而我是个鬼仙,怎么敢拿走呢?就闻闻都没有福气。”行者说:“既然你没有拿走,那它怎么打下来就没有了?”土地说:“大圣,我只知道这宝贝能够延寿,至于它的来历我就不知道了。”行者问:“它有什么来历?”土地答道:“这宝贝每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果一次,再三千年才成熟。总共只结了三十个。有缘的人,闻一闻就能活到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能活到四万七千年。它只怕五行之物。”行者问:“为什么怕五行之物?”土地说:“这果子碰到金就落下来,碰到木就会枯萎,碰到水就会化开,碰到火就会焦,碰到土就会沉入地里。敲打的时候必须要用金器,才能把它打下来。打下来后,放在盘子里要用丝帕垫好;如果碰到木器,就会枯萎,吃了也不能延寿。吃它必须要用磁器,用清水清洗后吃,碰到火就会焦黑,没有用了。碰到土就会陷入地下,只有大圣才能将其打到地面上,它就会钻入地底。这块土已经有四万七千年了,就是用钢石钻也钻不动,比生铁还要硬三四分,人若吃了,就能长生。大圣如果不相信,可以试着把这块土打一打。”行者立即掏出金箍棒,用力一砸,发出一声响音,土地上却没有留下痕迹。行者说:“果然!果然!我的棒子能砸成粉末,能碰到生铁也会留下痕迹,怎么一下子打不出痕迹?看来我错怪了你,你可以回去了。”土地听后,便回到自己的庙宇里去了。
大圣却有一个小计谋:爬上树后,一只手拿着击子,一只手将衣服口袋撑开,做成袋子来接住果子,他则穿梭于树枝之间,用击子敲打三个果子,放入口袋中,然后跳下树,径直走进厨房。八戒笑道:“哥哥,这下有了吗?”行者说:“当然!老孙是轻而易举。这个果子也别忘了给沙僧尝一尝,你喊他过来。”八戒立即招手喊道:“沙悟净,过来一下。”
沙僧放下行李,跑进厨房,问道:“哥哥,叫我干什么?”行者敞开衣袋道:“兄弟,你看这是什么东西?”沙僧见了说:“这是人参果。”行者说:“很好!你果然认得,你曾经在哪里吃过吗?”沙僧说:
“虽然我没有吃过,但是我以前作为卷帘大将时,替王母上寿时见到过这个果子。虽然只是见过,但没吃过。哥哥,能给我尝一尝吗?”行者说:“不用说,我们都各自尝一尝。”他们三个人各自享用了那三个果子。八戒特别贪吃,并且嘴巴大,一听到童子吃的声音,便感到馋虫翻动,见到果子时,他就拿过来,张开嘴巴,将整个果子一口吞下肚子,却故意装出无辜的样子,对着行者和沙僧说:“你们吃的是什么?”沙僧说:“人参果。”八戒说:“味道怎么样?”行者说:“悟净,不要理会他!你自己先吃了,再来问谁?”八戒说:“哥哥,我吃得太匆忙了,不像你们细嚼慢咽,品尝出滋味。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核,就是一下子吞下去了。哥啊,大胆一点!既然已经激发了我的贪心,再弄一个给我好好品味。”行者说:“兄弟,你真不知道分寸,这个东西不像米饭面食,吃饱就可以了。这一万年才结出三十个果子,我们吃了其中一个,已经是有缘分了,不必太过贪心。算了,算了,算了!算了吧!”
他起身揽住一根金箍棒,偷偷地丢进他们的道场里,然后就不理他们了。
那呆子继续喋喋不休地唧唧咕咕地嘟嘟囔囔,突然那两个道童又进来拿茶水和香炉,听到八戒还嚷着“吃人参果不舒服,再来一个好吃一下。”清风听到心生疑惑,说道:“明月,你听到了吗?那个长嘴和尚说人参果吃得不爽,要再来一个。师父刚刚叮嘱我们要小心他的手下罗唣,难道他们偷去了我们的宝贝吗?”明月转过头说:“师兄,情况不妙!情况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