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1 / 2)

这段文言文的简体中文翻译如下:

话说他的兄弟三人来到殿上,对师父说:“饭快好了,我们该怎么办?”三藏说:“徒弟们,我不是问饭的事情。在这庙里,有什么人参果,像孩子一样的东西,你们谁偷着吃了?”八戒说:“我老实,不知道,没见过。”清风说:“笑的就是他!笑的就是他!”。

行者喝道:“我孙悟空天生就有这个笑容,难道你失去了什么果子就不允许我笑了吗?”三藏说:“徒弟息怒,我们是出家人,不要撒谎,不要吃昧心食物,果然吃了他的,就陪他个礼吧,何必这样争辩呢?”行者听师父说得有道理,他就实话实说道:“师父,跟我无关,是八戒隔壁听到那两个道童吃了什么人参果,他想尝尝新的,让我去打了三个,我和兄弟各吃了一个。现在果子都吃了,该怎么办?”明月说:“偷了我的四个果子,这和尚还说不是小偷!”八戒说:“阿弥陀佛!既然偷了四个,怎么只拿出三个来分,还特意左手掌上多了一个?”那呆子倒过来胡乱大喊大叫。二位道童问得真实,越加谩骂。孙悟空恨得咬紧牙关,怒目圆睁,拿起铁棒一阵乱敲乱挥,却忍了下来,心里想:“这童子真是可恶,只说当面打人也还算了,忍受些气,等我给他们一个绝后的计策,让他们都吃不了果子!”好行者,拔下脑后的毫毛一根,吹口仙气,叫着“变!”变成一个伪装的行者,跟着唐僧,陪着悟能、悟净,忍受着道童的谩骂;他的真身现出神通,纵起云头直接到人参园里,一挥金箍棒,砸了树上一下,又展现出推山移岭的神力,把树推倒了。可怜果叶都掉落,根和草都断绝了!那大圣推倒了树,却在树枝上找果子,哪里还剩半个?原来这宝贝触到金属就会掉落,他的棒头正是用金包裹的,而且铁是金属之类,所以一敲就掉下来,掉下来之后又被土埋了起来,所以上面再也没有一个果子。他说:“好!好!好!大家散火吧!”他收起铁棒,直奔前来,抖动毫毛,恢复原形。那些人凡胎眼睛看不明白。

说到那两个道童骂了一会儿后,清风说:“明月,这些和尚也受委屈,我们就像骂鸡一样,骂了半天,连个诀别的人声都没有,想必他们没有偷吃。如果树高叶密,数不清楚,不要冤枉他们!我们再去查查吧。”明月说:“也说得对。”他俩又进入园中,只见那树倒了,果子没掉落一颗,吓得清风腿软跌倒,明月腰酸疼痛。那两个被吓得心神不定,有诗为说明,诗曰:三藏西行万寿山,悟空残害草还丹;开叶落根树不住,明月清风心胆寒。他俩摔倒在尘埃中,语言颠倒,只叫:“怎么办!怎么办!害了我们五庄观的宝贝,断绝了我们仙家的后代!等师父回家,我们怎么回答?”明月说:“师兄不要喊,我们先整理好衣冠,别吓坏了几个和尚。这个只有他一个人,肯定是那个长得毛脸雷公嘴的家伙,他用法术捣乱,坏了我们的宝贝。如果和他商量,他必定抵赖,肯定要与他争辩,争起来就要动手打架,你想我们两个,怎么是他四个的对手?不如哄他一下,说果子并不少,我们数错了,转而和他一起吃。他们都拿着一个碗,你站在门左边,我站在门右边,突然把门扑倒,上锁,连这几扇门都锁住,不要放他们出来,等师父回家,看他们怎么处理。他也是师父的朋友,饶了他也算是师父的情分;如果不饶他,那就是抓住一个贼,保证可以免除我们的罪过。”清风听了赞同道:“有道理!有道理!”

他俩振作精神,兴高采烈地从后园径路来到殿上,向唐僧鞠躬说:“师父,刚才的话粗鲁冲撞,不要见怪。”三藏问道:“怎么回事?”清风说:“果子并不少,只是因为树高叶密,没看清楚。刚才再去查了一遍,结果还是那样。”八戒顺便说:“你个小童子,年幼不懂事,就乱骂,满嘴胡言,冤枉了我们!你不如人子!”孙悟空心里明白,嘴上不说,心中暗想:“这是谎言,是谎言!果子已经结帐,怎么还说这种话?想必有死而复生的办法。”

三藏说:“既如此,拿饭上来,我们吃完就走。”八戒就去盛饭,沙僧摆放桌椅。两个童子忙拿小菜,有腌制的酱瓜、酱茄子、糟萝卜、醋豆角、腌黄鳝、酱韭菜,一共摆了七八盘,给师徒们吃饭;又提来一壶好茶,两个茶杯,一左一右地侍候。师徒四人刚拿起碗,这童子一人站在门左边,一人站在门右边,突然把门关上,插上两把铜锁。八戒笑道:“这童子不对劲。你们这里的风俗不好,怎么关起门来吃饭?”

明月说:“正是,正是,等吃完饭再开门。”清风骂道:“你这个馋嘴无耻、偷吃的小贼!你偷吃了我的仙果,已经犯了盗用园地果实的罪,还说嘴!如果能够得到西方参佛的面孔,只能通过转世投胎再获得!”三藏听了,放下饭碗,把一块石头放在心上。那童子把前山门和二山门都锁上了,然后走到正殿门口,说些恶话恶言,一边贬低一边抱怨,一直骂到天色将晚才去吃饭。饭后,各自回房。

唐僧埋怨行者说:“你这个猴头,每每惹麻烦!你偷吃了他的果子,就受他的怨气,让他骂几句就算了。怎么又推倒他的树!如果按这种情由告状,就算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清楚。”行者说:“师父别闹,那孩子们都已经睡着了,等他们睡着了,我们就连夜出发。”沙僧说:“哥哥啊,所有的门都上了锁,关得很严实,我们怎么走呢?”行者笑道:“别管!别管!老孙自有办法。”八戒说:“我担心你没有办法!你能变成什么小动物,钻过铁窗就出去,可惜我们不会变形,只能在这里顶着缸受罪!”唐僧说:“如果他有这个本事,和你我不一起出去呀,我会念起经文咒语,他又能忍受吗!”八戒听了又愁又笑地说:“师父,你说哪里话?我只听说佛教中有《楞严经》、《法华经》、《孔雀经》、《观音经》、《金刚经》,没有听说过什么旧话经。”行者说:“兄弟,你不知道,我头顶上戴的这个箍子,是观音菩萨赐给我师父的。师父骗我戴上它,就像生了根一样,根本拿不下来,这叫做《紧箍咒》,也叫做《紧箍经》。他说的那个旧话经,就是这个东西。但是如果念动它,我就会头疼,所以这个法术对我很困难。师父你别念,我决不辜负你,我保证我们大家一起出去。”说着话,已经天黑了,东方的月亮升起。行者说:“此时一切寂静无声,月亮明亮,正好出发。”八戒说:“哥哥,别胡闹了,所有的门都锁着,我们往哪里走?”行者说:“你看我的手段!”好行者,将金箍棒在手中捻动,使用解锁的法术,朝门一指,只听咔的一声,所有的门都打开了。八戒笑说:“好本事!就是请小锅匠用掭子,也没有这么顺利!”行者说:“这些门,有什么稀罕的!就是南天门,指一指也会开。”然后请师父出门,上马,八戒挑担子,沙僧赶马,径直往西走。行者说:“你们慢慢走,等我去照看那两个孩子睡一个月。”三藏说:“徒弟,不可伤害他们的性命,否则又会得到财富而伤害人。”行者说:“我知道。”行者又进去,来到那两个孩子睡觉的房门外。他腰上带着的瞌睡虫儿,原来在东天门与增长天王猜枚子赢的。他摸出两个瞌睡虫儿,偷偷弹打到窗户眼上,直奔那两个孩子的脸上,他们打呼噜沉睡,再也不会醒过来。然后他踏云步,赶上唐僧,顺着大路一直向西走,整夜匆匆行驶,直到天亮。三藏说:“这个猴头害得我也!因为他的话,我一夜辗转难眠!”行者说:“别只是埋怨。天色明亮了,你在路边的树林中稍微休息一下,恢复精神再走。”长老不得不下马,靠着树根当床坐下,沙僧放下担子打盹,八戒枕着石头睡觉。孙大圣有点心思,你看他在树上跳来跳去,嬉戏顽耍。四个禅息不表。

此时元始宫里的大仙散会,领着众小仙离开兜率宫,径直飞下瑶天,踏着祥云,一早来到万寿山五庄观的门前。看着,只见观门大开,地面干净,大仙说:“清风、明月,果然很有用。平时,太阳高三丈,还不伸腰,今天我们不在,他竟然起得早,开门扫地。”众小仙都很高兴。来到殿上,香火全无,人迹寂静,哪里有明月、清风!众仙说:“他们俩想是因为我们不在,就拿了东西走了。”大仙说:“怎么会这样!修仙之人,岂会心术如此坏?想必昨晚忘了关门,就去睡觉了,今天早上还没有醒。”众仙们到他房门口看了一下,果然关着房门,他们正打呼噜睡着。外面再怎么敲门拍门,也叫不醒他们。众仙撬开门板,拽下床来,他们还是不醒。大仙笑着说:“好仙童啊!成仙之人,精神满满再也不会睡觉,怎么会这么困倦呢?难道是有人戏弄了他们吗?快拿来水。”一个小仙急忙拿来半杯水递给大仙。大仙念动咒语,一口水喷到他们脸上,马上解开了他们的睡病。

两人这才醒来,睁开眼睛揉揉脸,抬头看见了仙师、世同君和其他仙兄弟们,清风慌忙行礼,明月叩头道:“师父啊!你的旧友原来是从东方来的和尚,是一伙凶狠的强盗!”大仙笑着说:“别害怕,慢慢说来。”清风说:“师父啊,在您离开不久后,果然有个东土的唐僧,他带着四个和尚,连马一起来了。出于对您的命令,我们问他来的原因,然后给他们取出了两个人参果。那位长老眼光愚昧,不知道我们仙家的宝贝。他说是还没满三朝的孩子,多次不吃,弟子们各自吃了一个。没想到他的徒弟们中有一个姓孙的,名字叫悟空行者,他先偷吃了四个果子。我们向他解释了几句实话,他不听,暗中耍了个神奇的手段,真是痛苦啊!”二个小童子说到这里,止不住眼角泪水流下来。众仙说:“那位和尚打你们吗?”明月说:“没有打我们,只是把我们的人参树给打倒了。”大仙听了,更不生气,说道:

“别哭!别哭!你们不知道那个姓孙的,也是个太乙散仙,曾经闹过天宫,神通广大。既然把宝树给打倒了,你们都认识那些和尚吧?”清风说:“都认识。”大仙说:“既然认识,都跟我过来。你们全部收拾好刑具,等我回来再打他们。”

众仙们领命。大仙与明月、清风一齐放起祥光,追赶三藏,顷刻间已经有千里之遥。大仙在云端中向西观察,看不见唐僧;转过头向东看时,反而超过他们九百多里。原来那位长老一夜里一直赶路,只走了一百二十里,大仙的祥光一飞冲过了九百多里。仙童说:“师父,路旁树下坐着的就是唐僧。”大仙说:“我已经看见了。你们两个回去准备绳索,等着我自己来抓他们。”清风先回去安排。

那位大仙落下云头,变成一个行脚道士的模样。你想他长什么样呢:穿着一件百衲袍,系着一条吕公绦。手里摇着尾巴,轻轻敲着渔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