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1 / 2)

话说那三个人穿过树林进入深处,只见那个呆子绑在树上,声声呼喊,痛苦难忍。行者笑着走过去说道:“好女婿啊!这么早晚还不起来感谢岳父,又没去见师父报喜,还在这里开口耍嘴皮子!唉!你娘呢?你老婆呢?好个被捆吊着的女婿啊!”那个呆子看到他过来岔白他,咬紧牙关,忍着疼痛,不敢呼喊。沙僧看着心疼,放下行李,走过去解开绳索救下他。呆子向他们磕头致礼,实际上感到羞愧难以忍受,诗句《西江月》可证明:色即是伤害身体的刀剑,贪婪必定遭受灾难。美丽的女子二十八岁,比恶魔更加凶恶。只有一个现在,再没有微小的益处填满袋子。要好好珍藏资本,坚守不放纵。那猪八戒撮土点燃香,向天空鞠躬致敬。行者说道:

“你认识那些菩萨吗?”八戒说:“我已经头晕眼花,分不清是谁了。”行者递给八戒一张纸条,八戒看了是赞美菩萨的文字,更加惭愧。沙僧笑着说:“二哥有这样的好事,感到四位菩萨来和你结亲!”八戒说:“兄弟们再别提了,我已经不配做人了!从今以后,再也不敢胡作非为。就算累断了骨头,也只是肩摩担轮,跟随师父去西域。”三藏说:“既如此说才对。”

行者随即带着师父上了大路。在路上吃风宿水,走了很长时间,忽然见到一座高山挡路,三藏停马扯住缰绳说:“徒弟,前面有座山,必须小心,怕有妖魔作乱,伤害我们。”行者说:“马前只有我们三人,还怕什么妖魔?”因此,长老安心继续前进。只见那座山真是美丽的山峰:高耸入云,雄伟壮观。山脚接着昆仑山脉,山顶触摩天际。白鹤经常在桧柏上栖息,黑猿时常爬在藤萝上。阳光照在晴朗的林间,红色的雾气缭绕;风吹过阴郁的山谷,彩色的云朵飘飞。幽鸟在青竹丛中乱叫,锦鸡在野花间齐斗美丽。只见有千年的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峨威严闪耀光芒;万岁石,虎牙石,三尖石,突出瑞气。崖前草长得茂密,岭上梅香四溢。荆棘密集,芝兰清香。深林中鹰和凤聚集成千上万只,古洞中麒麟统领万兽。涧水充满情意,弯弯曲曲绕行不断;峰峦连绵不断,迭迭重叠直至天边。还可以见到绿色的槐树,斑斓的竹子,青翠的松树,一片美景。龙吟虎啸,鹤舞猿叫。麋鹿从花丛中出现,青鸾对着太阳鸣叫。这真是仙山福地,好像蓬莱阆苑一样美景。还可以看到山头上花开花谢的景象,云雾在山岭上来去。三藏坐在马上高兴地说:“徒弟,我从东方走来,经历了许多山水,都是崇山峻岭之地,没有像这座山一样美丽的风景,确实是非常幽雅。如果雷音寺附近没有太远的路,我们可以整理一下,庄严地去见世尊。”行者笑道:“太早了!太早了!恰好不到呢!”沙僧说:“师兄,我们到雷音寺还有多远?”行者说:“十万八千里,十天里还没有走一天呢。”八戒说:“哥哥啊,要走几年才能到?”行者说:“这些路,如果是你们两位贤弟,十多天就能到;如果是我走,一天能走五十次,还剩下时间看太阳的颜色;如果是师父走,别想了!别想了!”唐僧问:“悟空,你说多久才能到?”行者说:“你从小走到老,老了又变小,老小千番还是难以达到。只要你提醒自己要明悟虔诚,时刻回顾前行的路,那就是灵山了。”沙僧说:“师兄,尽管这里不是雷音寺,但是观看这样的景色,一定有好人居住。”行者说:“你说得对。这里绝对没有恶魔,一定是圣僧仙人居住的地方,我们可以慢慢游玩。”不再提起。

那座山被称为万寿山,山中有一座观,叫做五庄观,观中有一位仙人,叫做镇元子,他的混名跟常人一样。那观里出产一种特殊的宝物,是混沌初开,天地未创时产生的灵根。世界四大洲中,只有西牛贺洲的五庄观能够产出这种宝物,叫做草还丹,又叫人参果。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再经过三千年才会成熟,短时间内十万年才能吃到。就像这十万年,只结出了三十颗果子。果子的外观,就像不满三朝的小孩子一样,四肢齐全,五官鲜明。如果有缘分的人闻到了果子的香味,就能够活到三百六十岁;吃下一个果子,就能够活到四万七千年。

那一天镇元大仙收到元始天尊的请帖,邀请他去上清天上弥罗宫里听讲混元道果。大仙门下有许多散修仙人,数不清多,如今还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修成正果的真仙。那天他带着四十六个往上界去听讲,留下两个小徒弟看家:一个叫清风,一个叫明月。

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交一千二百岁。镇元子吩咐这两个小徒弟说:“不可违反大天尊的请帖,要去弥罗宫听讲,你们两个在家里要小心。不久有一个故人从这里经过,不要怠慢了他,可以给他两个人参果吃,表示我对他的旧情。”两个小徒弟说:“师父的故人是谁?请告诉我们,好好招待。”大仙说:“他是东土大唐皇帝驾下的圣僧,法号三藏,现在去西天拜佛求取经文的和尚。”两个小徒弟笑着说:“孔子曾经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是太乙玄门的弟子,怎么可能和那个和尚有什么交情!”大仙说:“你们不要妄下结论。那个和尚是金蝉子投胎转世,是西方圣老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在兰盆会上我和他相识,他曾亲手给我倒茶,佛子们都对我尊敬,所以他是我的故人。”两个小徒弟听后,遵守了师命。

那位大仙出行前再次叮嘱道:“我果子有限,只能给他们两个,不要费多。”清风说:“开园时,大家共吃了两个,还有二十八个在树上,不敢费多。”大仙说:“唐三藏虽然是故人,但要防备他手下的人罗唣,不要惊动他知道。”二童领命后,那大仙带着其他徒弟升仙飞升,直奔天界。

现在说唐僧四人在山上游玩,突然抬头见到一片松竹,楼阁层层。唐僧说:“悟空,你看那是什么地方?”行者看了说:“那里不是观宇,一定是寺庙。我们走过去,到那里才能知道详情。”不一会儿,来到门前观看,见那松树丛下清凉,竹径幽静。白鹤往来送浮云,猿猴上下献果实。门前的池塘宽阔,树影漫长,石头破裂,青苔花绽放。宫殿错落有序,紫色的云雾飘落。真是福地灵区,蓬莱云洞。人迹稀少,宁静中生发道心。青鸟常传达王母的消息,紫鸾常寄送老君的经书。看不够那道德之风的伟岸,果然是神仙居住的宅院。三藏下马,又看到山门左边有一块碑,碑上写着十个大字:“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长老说:“徒弟,果然是一座观宇。”沙僧说:“师父,看这样的景色,里面一定有好人居住。我们进去看看,如果就此回去,这里也是一个美景。”行者说:“说得对。”于是一同进去,又看到大门上有一副春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行者笑道:“这位道士说大话蒙人。五百年前,我在太上老君门前大闹天宫,也没有听过这样的话。”八戒说:“不要管他,进去吧,或许这位道士有些好德行,还不能确定。”

等到二层门里,只见门里忙忙碌碌,走出两个小童。看他们打扮:骨骼清秀,容颜俊美,头上扎着小辫子,短发。道服自然襟绕雾,羽衣袖飘风。环绦紧绑髻结,芒履轻缠蚕纱绒。形象异常非凡,正是清风明月两位仙童。童子恭身行礼,出来迎接道:“师父过谦了,请坐。”长老高兴地坐下,与两个童子一同进入正殿参观。原来正殿向南,是五间大殿,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仙童推开格子,邀请唐僧进入殿内,只见墙上挂着五彩的“天地”二字,还有一张朱红雕漆的香几,几上放着一副黄金香炉和香瓶,炉旁放着方便整理香料。

唐僧走上前,用左手拿起香点燃,三次行礼,拜毕转过身来道:“仙童,你的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为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等诸宰,只将‘天地’二字供奉香火?”童子笑道:“不瞒师父,这两个字,上面的,还需要供奉;下面的,还不能受得我们的香火。这是师父自家的主意。”三藏问道:“什么是自家的主意?”童子说:“三清是师父的朋友,四帝是师父的故人,九曜是师父的晚辈,元辰是师父的下宾。”行者听了,不禁笑出了声,八戒问道:“大哥,你笑什么?”行者说:“我只是觉得老孙会捣鬼,原来这位童子懂得拗风!”三藏问:“仙师在哪里?”童子说:“师父元始天尊蒙命前去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不在家。”行者听了,忍不住喝道:“这个狡猾的童子!自己也不认识人,还来这里装腔作势!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让这个无赖去讲什么!”三藏见他发怒,担心那童子回去说话,引起麻烦,便说:“悟空,别争斗了,我们既然进来了,就算了吧。常言道,鹭鸶不吃鹭鸶肉。

他师父不在,干扰他们做什么?你去山门前放马,沙僧看守行李,让八戒解开包袱,拿些米粮来,借用他们的厨灶,做顿饭吃,吃完后就走。”

他们三人依照各自的任务离开。那明月、清风自夸不尽道:“好和尚!真是西方心爱的圣僧,真实的修行,气质不凡。师父吩咐我们接待唐僧,给他吃人参果,表示旧情,又叮嘱我们小心防备他手下的人罗唣。果然那三个人凶恶嘴脸,粗鲁脾气,幸亏我们把他们调走了。如果他们还在现场,就无法和他们见面了。”清风说:“兄弟,还不知道那和尚是否是师父的故人,问一问看,免得误会了。”两个童子走上前说道:“请问,老师是不是大唐往西天取经的唐三藏?”长老回礼道:“贫僧就是,仙童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童子说:“师父在离开前曾嘱咐我们远道迎接。没想到车马来得匆忙,导致失礼了。请师父坐下,等我为您倒茶。”三藏说:“不敢当。”那明月马上转身回房,拿出茶杯,端给长老。喝完茶,清风说:“兄弟,别忘了师父的嘱咐,我们去取果子。”

那大仙临行之前,再次嘱咐道:\\\"我的果子有限,只能给他们两个,不要多费。\\\"清风说:\\\"开园时,大家一起吃了两个,还剩下二十八个在树上,不敢多费。\\\"大仙说:\\\"唐三藏虽然是我的故人,但要小心他手下的人罗唣,不要惊动到他。\\\"二童子领命,然后大仙带着其他徒弟升仙飞上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