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二十二(2 / 2)

因为有这个非常想看到境界的妄想,心也更加躁动不安,一定会惹起多生多劫的冤亲债主,变作你想看到的境界。既然最初因地发心不真实,到这个时候怎么能辨别这是魔业所变现的境界呢?于是内心生起大欢喜心,情不自禁,不得安定,则魔就来附体,丧心病狂。纵然是活佛现身救度你,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以致求益反损也。善导和尚云,末法众生,神识飞飏,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诚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

修行必须掂量自己的根性,量力而行,不要一味地好高骛远,导致想求取利益反而招致损害。善导和尚说:“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祖师就怕我们或许不善用心,着魔发狂,堕入魔境。

宜自详审。又志诚恳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宜竭尽心力以行之,则幸甚。

你应当自我详察自己的根性。另外,志诚恳切念佛,也是消除躁妄魔境的一个高妙的方法。只要尽心竭力地修行,就非常幸运了。复吴希真居士书二

得预楞严法会,何胜庆幸。观想一法,非理路明白,观境熟悉,无躁妄欲速之心,有镇定不移之志者,修之,则损多益少。

得以参预楞严法会,何等庆幸。观想念佛这个方法,如果不是理路明白,观境熟悉,没有躁动妄想,欲求速成的心,有镇定不移之志的人,修持它,则损多益少。

至于实相念佛,乃一代时教,一切法门,通途妙行。如台宗止观,禅宗参究向上等皆是。所谓念自性天真之佛也。

至于实相念佛,这是一代时教,一切法门的通途妙行。如天台宗的止观、禅宗的参究向上等都是,也就是念自性天真之佛啊。

楞严一经,实为念实相佛之最切要法。然又为持名念佛,决志求生极乐,无上大教。何以言之,最初征心辨见,唯恐以妄为真,错认消息。迨其悟后,则示以阴入界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乃知法法头头,咸属实相。

《楞严经》,实在是念实相佛的最切要之法。同时也是持名念佛,决志求生极乐这一法门的无上的大教。为何这样说呢?经文开头,七处征心,十番辨见,唯恐我们以妄心错为真心,错认消息。等到我们开悟之后,就显示五阴、六入、十八界、七大,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才知道法法头头,都是属于实相。

既悟实相,则觅阴入界大之相,了无可得。而亦不妨阴入界大行布罗列。所示二十五圆通。除势至圆通,正属持名,兼余三种念佛之外。余者总为念实相佛法门。以至七趣因果,四圣阶位,五阴魔境。无非显示于实相理,顺背迷悟之所以耳。

既然悟入实相,那么求觅五阴、六入、十八界、七大之形相,就了不可得。而也不妨五阴、六入、十八界、七大等法,行布排列。经中所显示的二十五圆通。除了大势至圆通,正属于持名念佛,兼其余三种念佛之外。其余的圆通,都为念实相佛的法门。以至七趣( 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仙、天---- 七趣 )的因果,四圣的阶位,五阴魔境。无非是显示实相理,随顺背离,迷惑觉悟的所以然罢了。

如是念实相佛,说之似易。修之证之,实为难中之难。非再来大士,孰能即生亲证。以此之难,固为持名念佛之一格量劝赞。

如此来念实相佛,说说似乎很容易,修之证之实在是难中之难。如果不是再来的法身大士,谁能当生亲证?正因为实相念佛一法,实证非常困难,所以特别赞叹和劝导众生修持持名念佛的法门。

了此而犹欲仗自力以断惑证真,复本心性。不肯生信发愿,执持佛号,求生西方者,无有是处。

如果懂得这些道理,而仍想靠自己的力量断惑证真,恢复本有的心性,不肯生信发愿,执持佛号求生西方的人,实在无可救药了。

以实相遍一切法。持名一法,乃即事即理,即浅即深,即修即性,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门也。

因为实相涵盖一切法。持名一法,乃即事即理,即浅即深,即修即性,即凡心而佛心的一大法门。

于持名识其当体实相,则其益宏深。外持名而专修实相,万中亦难得一二实证者。能得苏东坡,曾鲁公,陈忠肃,王十朋等之果报,犹其上焉者。了生脱死一事,岂可以志大言大而成办乎哉。

对于持名念佛,如能认识到它当体便是实相,那么所得到的利益就非常宏大深远。舍弃持名念佛而专修实相念佛,则一万人之中难得有一两个实证者。能得苏东坡、曾鲁公、陈忠肃、王十朋等人的果报,犹然是上等人。了生脱死这桩大事,哪里可以因为志大言大就能够成办啊?

宜自详审。是知实相之理,不可不知。息心研究楞严,则凡圣因果迷悟修证之若事若理,明如观火。而自力佛力,持名实相之利益大小,亦明若观火。

应该自我详细审察。须知,实相的道理,不可以不知道。息心研究《楞严经》,那么凡夫圣者的因果,迷惑觉悟,修习证果的事相真理,如同观火一样清晰明了。而靠自力、靠佛力,持名念佛、实相念佛的利益大小,也明若观火了。

固当若自若他,皆期以即持名而实相。决不致以好高务胜,离持名以修实相。致使徒有修心,而无证果也。

固然不论自己或他人,都期望以持名念佛而契入实相念佛。但决不致于因为好高务胜,舍离持名念佛来专修实相念佛。致使徒然有修行之心,而没有证果的利益啊!复吴希真居士书三

佛视众生皆是佛,众生视佛皆是众生。

佛看众生都是佛,众生看佛都是众生。

佛视众生皆是佛,故随顺机宜,为之说法。俾得消除妄业,亲证本有。即一切众生皆得究竟涅盘,了不见我为能度,众生为所度,以彼原是佛故。

因为佛看众生都是佛,所以随顺众生的根机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说法。使他们能消除妄业,亲证本有的佛性。即使一切众生都能证得究竟圆满的涅盘境界,也全然不见我( 即佛) 为能度者,众生是我所度者,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是佛的缘故。

众生视佛皆是众生,故西天九十五种外道,及此方拘墟儒士,莫不竭尽心力,多方毁谤。必期于佛法断灭,了无声迹,而其心始快。

众生看佛都是众生,所以西天九十五种外道,以及此方拘泥于门庭知见的儒士,没有不竭尽全力,从多方面抵毁诽谤,必期望于佛法断灭,销声匿迹,他们的心才痛快。

然杲日当空,只手焉遮。适足以彰佛法之光明,而形自己之浅陋而已。

然而明亮的太阳挂在天上,人用一只手怎么能遮得住呢?这样做刚巧充分彰显佛法的光明,反衬出自己见识的短浅粗陋罢了。

有宿根者,由谤佛辟佛因缘,遂复归依佛法,为佛弟子,代佛扬化。

有宿世善根的人,会由于诽谤佛驳斥佛的因缘,而回过头来归依佛,成为佛弟子,代佛宣扬佛法。

无宿根者,当乘此业力,永堕阿鼻地狱。待其业报尽时,往劫闻佛名之善根,当即发现。由兹方入佛法,当即渐种善根,以至业尽情空,复还本有而后已。

没有宿世善根的人,因为造作了这样的罪业,会永久地堕入阿鼻地狱。等他谤法的业报受完了,往劫闻佛名的善根,当即发现。由此方才开始进入佛法修习,渐渐种下善根,等到业尽情空,恢复还原本有的佛性而后已。

甚矣,佛恩之广大深远,莫能形容也。一句染神,永为道种。譬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能如是生信,是谓正信。

佛恩实在太广大深远啊,无法用语言能够形容。一句佛法一句佛号熏染神识,永久成为佛道的种子,如同在鼓上面涂了不可思议的毒药,只要敲一鼓,发出来的鼓声,传播到远近很多地方,凡是听到的人都会死亡。也如同吃了少许的金刚,决定不会被消化掉。能够生起这样的信心,才是所谓的正信。

尔宜勉之。又善得益者,无往而非益。甘受损者,无往而非损。

你应该好好勉励自己。另外,善于获得利益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得到利益;甘心受损失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蒙受损失。

今之人每以世智辨聪之资,研究佛学。稍知义路,便谓亲得。从兹自高位置,藐视古今。

当今世人每每以世智辨聪的天资,研究佛学。稍微知道一点佛经的义理,便认为亲自证得果位了。从此自我抬高,看不起古今大德。

且莫说现今之人,不入己目。即千数百年之高僧,多有古佛再来,或法身菩萨示现者。彼皆以为庸常,不足为法。

先不要说现今在世的弘法大德,不放在自己眼里,就是千百年来的历代高僧,其中大多属古佛再来,或法身菩萨示现的人。他也认为是庸俗之辈,不足作为效法。

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听其言,高出九天之上。察其心,卑入九地之下。如是习染,切宜痛除。否则如贮醍醐于毒器中,便能杀人。

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听他说的话,高出九天之上。观察他的心,低劣到九地之下。这种习气污染,应该痛切革除。否则,就如同将醍醐贮存在毒器中,便能杀人。

若能念念返究自心,不但如来所说诸法,即能得益。即石头碌砖,灯笼露柱,以及遍大地所有种种形色音声,无非第一义谛实相妙理也。

如果能念念返究自心,不但如来所说诸法,就能得到利益。即便是石头碌砖,灯笼露柱这些无情之物,以及大地上所有种种形色音声,无非在演说第一义谛实相妙理。

谓古今无人者,何曾梦见。祈谛信而勉行之。

那些自认为古今第一的所谓“高人”哪里梦到过这个境界呢?希望你能谛信并且勤勉修行。与陆稼轩居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