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恢弘大气的雅乐中,一黑一白,两辆六马御车,从东门处缓缓驶来。
御车与平时最大的不同是,没有封闭,而是敞篷的。
嬴政和宋坤,分别站在黑白马车上,昂首挺胸,目光坚定。
“啊?这是陛下吗?”
“居然有幸亲眼见到始皇帝陛下?”
“旁边那一位,想必就是传说中的腾瑞单于了。”
前面提到过,在民间流传着独孤颂的大量光辉事迹,其离谱程度,让当事者听了都老脸一红。
随着黑白六马御车一点点驶入,逐鹿运动馆所有人,在秦卒的指挥下,整齐有序的行礼。
“臣等,恭迎始皇帝、腾瑞单于!”
“愿万福安康。”
无论是士卒,还是黔首,皆跪拜行礼,声势浩大。
一波接一波的呐喊,让宋坤心潮澎湃起来。
他虽然见过不少大场面,但是今日,意义非凡呀。
记得上次那么激动的时刻,还是在阅兵典礼。
六马御车所经之处,负责守卫工作的秦卒,以及负责开幕式表演的乐师、舞姬、舞童,昂首挺胸的分立两边,随着车辆移动,眼神跟随。
待到六马御车行驶到场地正中央的时候,“啪”的一声,场地的所有人,集体半膝跪下,发出巨大的声响。
六马御车缓缓停了下来,在雅乐的演奏下,两朝仪仗队迈着正步,手捧朝旗走入。
在场的绝大部分观众,真没见识过这种正步,他们都看傻了。
“我居然第一次从走路姿势上,看到了霸气外露?”
“不,应该是杀气腾腾!”
仪仗队走到六马御车前方,集体敬了个礼,得到嬴政和宋坤的点头示意后,才转身走向升旗台。
不用说,这些流程,都是宋坤搞出来的。
秦朝的旗帜与勍朝的旗帜,两者是有区别的。
秦旗主体为玄黑色,因为嬴政认为“玄象天”,代表了至高无上的天,最为庄重肃穆,再用纁色(浅红色)绣着一个大大的“秦”字。
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图案,仅仅是用纁色镶边。
简约,而不简单,很符合嬴政的审美。
大秦朝旗,确实是出自他的手中,是他亲自设计的。
他否定了李斯“以玄鸟为字”的方案。
反观勍旗,则是以白里透红为主体颜色,红,是大红色,恰好与秦旗的颜色相反。
旗帜中,有一把朝天蓄势待发的弓箭图案,背面则是一个居中“勍”字。
两面朝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升旗的过程中,场地上的秦卒、乐师、舞童、舞姬高声吟唱。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
这一幕,深深地感染到在场的观众,他们也跟着一起吟唱。
秦勍两朝是没有国歌的,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国歌。
出门在外,只要你能背得下《无衣》,那就是好兄弟。
两朝的庠(学堂),开学第一课,都是教学子们这首《无衣》,要求必须流畅的吟唱下来。
这是宋坤安排的,他想让勍朝子民从内心认可秦朝。
让他们知道,我们夏勍与华秦,共为“华夏”,即为一体,秦勍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朝旗升至顶端之后,秦卒打开笼子,将大雁放飞。
“宋兄,你先来?”
“政哥,这里是你的主场,你先来!”
“好!”嬴政不再推诿,他拿起弓箭,拉满弓,微微眯着右眼,朝天空展翅飞翔的大雁射去。
啪——
一箭!准确命中!
嬴政有专门练过的,因为在先秦时期,许多祭祀场合中,都要求君主北狩。
如果射箭不准的话,不能一击毙命,那就有些尴尬了。
一头大雁从高空摔落下来,嬴政缓缓放下弓箭,望向宋坤。
“宋兄,到你了。”
“好!”
宋坤同样弯弓搭箭,他的弓,是白色的。
也是一箭,准确无误的将飞至天空的大雁,射落。
场馆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鼓声,那是观众们在摇拨浪鼓,表达自己心目中的震撼之情。
飞行中的大雁,要想成功命中,可不简单呀。
不管怎样,这一手看起来就很帅气牛逼。
至此,嬴政和宋坤的任务,就完成了,六马御车朝着西门驶去,渐渐离开了观众们的视线。
根据秦朝“以坐西朝东为尊”的制度,主客台的位置,就在场馆西面。
两朝的大臣,早已在城楼下恭候圣驾。
“臣等,拜见始皇帝。”
“臣等,拜见腾瑞单于。”
嬴政和宋坤朝他们微微点头,随后入座,他们两人,是坐在一起的,身后坐着各自的大臣。
“政哥,我还没看过演出呢。”
嬴政笑道:“其实,我也没看过。”
他太忙了,实在没空去审查开幕式,便交由太子扶苏去处理。
......
第一个节目,《崛起》。
在原创的俗乐下,一群舞童游若蛟龙,每一个动作都铿锵有力。
宋坤认真观看,他怎么越看越觉得,剧情好像有点似曾相识。
“这是,在诉说秦国的崛起之路吗?”
嬴政笑着点点头:“是的。”
舞蹈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有很多,比如说商鞅变法,征战巴蜀,长平之战等等历史大事件。
自秦孝公嬴渠梁即位以后,秦国变法图强,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奋斗不止,秦人浴血奋战,终成大业。
不过,舞蹈中并没有提到任何一个秦王,却处处在赞美大秦历代先君。
场中央,燃起一团火篝,渺渺烟雾随风飘向北方。
嬴政抬起头,他仿佛看见了大秦历代先君,在天上与他,一起观赏这出好戏。
秦国的崛起之路,坎坷悠长,在短短的三刻钟舞蹈中,难以全部展现,一言难尽,一舞难演。
开幕式上来就搞王炸,不少观众心中共情,纷纷热泪盈眶。
因为,他们的祖祖辈辈,就在其中,是参与者,是开拓者,是先驱者。
他们见证了秦国今日的伟大,也明白来之不易。
祖辈父辈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让我们这一辈,不再打仗。
节目的编排也很有意思,音乐此起彼伏,有低落,也有高潮。
舞蹈,在嬴子楚时期的攻韩之战时,落幕。
“这个节目,真的用心了。”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秦国的一路成长,如履薄冰。”
“是啊,太不容易了。”
逐鹿运动馆的观众们,纷纷表达出对《崛起》这个节目的喜爱,好评如潮。
众人都感觉不虚此行,这一百钱的门票,值了!
舞蹈落幕后,观众们疯狂的摇动着手中的拨浪鼓,一波又一波的,经久不息。
......
第二个节目,《争霸》。
看这名字,应该就能猜得出来,应该是讲述的是,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故事。
鼓点加快,音乐突然激昂起来,把众人的情绪都带动。
因为运动会的举办地在咸阳,这个节目并不会影响到团结。
咸阳身为秦朝都城,六国遗民是很难在此定居的。
在咸阳居住的,基本都是老秦人。
他们看到,威武霸气的秦军,将六国的都城,一个个攻破,纳入秦国版图,心中不由自主的升起自豪之情。
如果说上一个节目《崛起》,主打的就是回忆的感动,那么这一个节目《争霸》,看完之后只有一种感觉。
爽!
试问,谁不想看着自己的国家日益强盛?强大到举世无敌的地步。
场上的舞童,将大秦锐士的强悍,表现得淋漓尽致。
老秦人,很爱国,这是由内而外的,他们以自己为秦人而骄傲。
现在,更骄傲了。
不得不说,这两个节目,无形中形成了特殊的爱国教育。
或许,这才是孔子所追求的“复礼正乐”,这才是音乐的正确用法,寓教于民,达到深入人心的教化作用。
......
第三个节目,《新生》。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节目并不是讲述秦朝的故事,而是北疆勍朝。
宋坤愣了下,他惊讶的望向嬴政。
节目依旧以舞蹈的形式演绎,匈奴部落迎来了他们的神,带领族人们劈开阴霾,走向光明。
剧本是公子扶苏亲笔写的,他在勍朝待了五年之久,当他走入民间,探访群众的时候,见到了只要一提到腾瑞单于,每个人的眼里都散发着光。
越是深入了解,他就愈发钦佩二舅。
舞蹈以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勍人视角演绎,从最初被贵族欺压,到跟随大单于奋起反抗,再到娶妻生子,最后安居乐业,儿孙绕膝,生老病死......
看似只是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却是千千万万个勍人辉煌壮丽的一生。
一个伟大的君主,他统治的子民,应该是过着怎样的生活?
这个舞蹈给出了答案。
这也是扶苏所向往的,他并不想成为父皇这样的君主,他只想成为二舅那样的仁君。
文韬武略、英明神武、明君正政、爱民如子、万民景仰......
等等,用文韬武略这个成语来形容宋坤,似乎不太准确,放在秦朝,他分明是文盲一个。
公子扶苏有了两个人生榜样。
尽管他不太认可父皇的扩张理念,不太认可父皇执政不讲人情,不太认可父皇定下的严苛律法,不太认可父皇的一言九鼎,听不进大臣的劝谏......
但是不可否认,父皇的勤勉为政?,非常值得他学习。
扶苏时常在想,如果父皇和二舅能中和一下,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