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榔点点头,这陈应龙一向聪颖,他的问题问到点子上了。
“这钱,朕不准备让国库来出。”朱由榔说道。
陈应龙心中暗自思忖,陛下难道准备征发民夫?但现在广东大战正酣,尤其粤西之地刚刚平复,这一征发,恐怕会引起骚乱。
正当他疑惑之际,朱由榔继续说道:“朕已有计划。这铁轨建设,朕打算通过招商集资的方式来进行。我们可以将铁轨的建设和运营权,出让给商人,让他们出资建设,而作为回报,他们将获得一定年限的运营收益。”
陈应龙的脑子还是没有转过来,他诚恳问道:“不知陛下所言的运营收益是指什么?难道铁轨还能自行生钱?”
朱由榔闻言哈哈大笑,他打趣道:“陈卿所言不虚,铁轨确实能自行生钱。”
眼见陈应龙疑惑之色更盛,朱由榔不再逗他,跟他解释道:“你可曾想过,铁轨一旦建成,它将成为连接各地的重要通道。商人、旅客、货物,都将通过铁路快速移动。而那些使用铁路的商人和旅客,自然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便是运营收益的来源。”
\"远的不说,就说大明与葡国的贸易,佛山到澳门,如果有一条铁轨,便能大大减少铁器运输的时间,同时也省去饲养马匹的费用,这一块的花费,只需分一部分作为运营费用,便能让铁路有所收益。”
陈应龙恍然大悟,眼中闪过一丝明了:“原来如此,陛下所说的运营收益,即是通过铁路运输收取的费用。这样一来,不仅减轻了国库的负担,还能让投资的商人获得回报,实在是高明。”
朱由榔点头微笑:“正是这样。朕设想,成立一个由朝廷和民间商人共同出资的公司,专职从事铁路的建设和运营,这样既能保证将铁路牢牢控制在朝廷手中,也能减少国库的压力,还可以为合资的商户带来效益。”
陈应龙不由赞叹:“陛下此举可谓一举三得!”
朱由榔继续说道:“这些还只是表面的收益,铁路建设将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地产价值,增加税收,这些都是间接的收益。”
“最后,如果全国都遍布铁路网,那么大明的军队就能在一旬之内开拔到任何地方,不仅能节省行军速度,也将大大减少粮草消耗,提高军队的机动性和反应速度。”
陈应龙听得心潮澎湃,不禁赞叹道:“陛下,这铁路不仅关乎经济,更是国防之重器。若能实现,我大明光复故土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