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不但没有禁止瓦剌入贡,反而扩大了瓦剌的朝贡规模。</P>
瓦剌朝贡的队伍从五十人发展到几百人,最后居然发展到数千人。</P>
瓦剌部族的太师也先实在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在派来使节的同时,也给王振带来了丰厚的贿赂。</P>
既然自己已经拿到足够的贿赂,就可以赏赐给瓦剌使者足够的赏赐,又不是自己的钱,这有什么大不了的。</P>
在王振看来,也先跟自己一样,不过是贪图财富、多要几个出国名额而已。</P>
叶先跟王振是不一样,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素来以恢复大元帝国为己任。</P>
也先派来的数千名使节绝不仅为了出国旅游。</P>
除了官员、商人,还有很多士兵,在瓦剌地盘上是士兵、到中原就成了强盗,一路上烧杀抢掠,顺便走私铜器、铁器。</P>
当时的北京还没有今天的长城,大同、宣府等要塞的烽火台早在永乐末年就熄灭了。</P>
放任瓦剌无限制增加朝贡使团,很有可能某一天瓦剌骑兵就会突然出现在帝国的首都。</P>
朝廷不是没人发现隐藏背后的危机,刘球等一批侍讲学士曾先后多次向朱祁镇当面提及瓦剌朝贡的危害。</P>
这种情况下,唯一能保卫帝国首都北京的设施居然就是北京城的城墙和九门。</P>
刘球等人上书朱祁镇:与瓦剌通商,不但空耗国家财力、滋养敌国,西北、华北一带黎民早已不胜其烦,此举误国,断不可再行!</P>
王振觉得刘球挡了自己的财路,将刘球下狱并迫害致死。</P>
王振居然将杀死刘球的消息通知了瓦剌部族,以示友好。</P>
此后,瓦剌朝贡使团的走私行为更加肆无忌惮,次数也从每年两次变为每年四次。</P>
为了招待这些人,京城居民每年要无偿提供牛羊上万只、酒上万坛、鸡鸭瓜果无数。</P>
正统十三年,瓦剌一次向大明帝国派出了近三千六百名使者。</P>
不过,这一次也先忘记了贿赂王振。</P>
在王振看来,派多少人来其实不是大事,忘记贿赂就是大事了,王振火了。</P>
正好,朱祁镇要拿礼部尚书胡濙开刀,王振便命礼部要认真核查瓦剌使者的资格。</P>
经礼部核算,这将近三千六百名瓦剌使者,只有六百多人符合使者资格,其余人员要驱逐出境(不再管吃喝拉撒)。</P>
另外,经过认真核查,瓦剌此次送来的贡马均为伪劣残次品。</P>
所以,马价要降低到90%,对瓦剌的赏赐也要降到去年的五分之一。</P>
叶先得知消息大为恼火,不仅是因为砍掉赏赐、马价、不再报销食宿费用。</P>
而是因为上一次朝贡使团的人曾经说过,大明帝国已经许诺把公主嫁给他。</P>
也先不但没能迎娶到美丽的公主,朝贡使团反而在大明帝国被一个死太监百般羞辱!</P>
正统十四年七月,也先率兵四万,以明朝悔婚、侮辱使臣为由出兵毫无准备的大同府。</P>
朱祁镇与胡濙为首的文臣斗出了瓦剌入侵。</P>
朝廷对此的反应也是非常迅速的。</P>
朱祁镇想借与瓦剌一战收复大同立威于朝堂之上。</P>
王振为了炫耀,顺便借着皇帝的威名在所经之处狠狠捞一票。</P>
两人一拍即合,朱祁镇率京师附近二十万军队御驾亲征!</P>
朱祁镇御驾亲征的消息在群臣中更是激起千层浪,百官劝谏朱祁镇收回成命。</P>
以礼部大臣胡莹为首的群臣联名参奏王振引发边患。</P>
看到胡濙带头反对,朱祁镇更加坚定了御驾亲征的想法。</P>
土木堡之变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