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迁都金陵(1 / 2)

如果是换成其他王朝,迁都这种事估计还要讨论来讨论去,然后一群文武臣子们还要装模作样的上几个奏章。

但是在大周王朝里用不着这样,要迁都,郭东岩直接下圣旨就行了。

实际上周军要迁都金陵这都没什么好讨论的。

放眼整个华夏大地,尤其是考虑到政治文化经济以及传统这些东西的话,早大几百年前估计还能选开封或西安之类的地方。

但是宋以后华夏大地里最近几百年适合当京师的地方就只剩下两个了,一个是金陵城,一个是明京师幽州。

金陵自不用说,六朝古都,衣冠南渡之后在非常漫长的时间里都是中原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而幽州嘛,这地方其实在几百年前也不行,让世人广而闻之还是因为元朝那会被蒙古人拿来当首都,人家蒙古人在这里定都,和后世的满清在这地方定都其实理由差不多:方便随时逃跑!

对于蒙元而言,一旦中原有变,他们立马就从幽州溜了,不用几天就能北逃到草原去继续过日子。

对于满清来说也一样,一旦中原有变,他们立马就能从幽州东逃,逃过山海关后,派遣重兵把山海关一关,依旧能在辽东过日子。

等到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起家南方,自然以金陵为京师,幽州则是被封给了他儿子朱棣。

后续朱棣起兵干掉了侄儿,自己当起了皇帝,一开始也是定都金陵,但是吧,朱棣玩造反起家的,而他的基本盘可不是在南方,而是在北方。

哪怕是带着一大票的军队到南京当皇帝,但是估计他在南京呆着依旧是提心吊胆的。

后来因为几次北伐杀入草原,朱棣几次北上亲征,并把驻地长时间设立在幽州老巢。

这样一来,当时的金陵京师已经是徒有其表。

再然后,朱棣干脆就是迁都到幽州了……

人家朱棣定都幽州,一方面是老巢在这里,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就近守国门打击北元残敌。

这么多年过去后,幽州自然而言也就成为了北方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了。

但是,金陵城的政治地位依旧不差,人家明王朝一直都留着金陵城作为陪都呢。

所以以目前的情况了来看,如果周王朝想要把目光放到整个华夏大地,甚至整个东亚地区的话,定都就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幽州要么金陵。

考虑到幽州还在明王朝手上,再加上郭东岩在南方起家,主力都在长江流域以及其支流上,那么周王朝的首都也就没得选了,只剩下一个金陵了。

之前不来,那是没打下来,既然都打下来了,那么自然是要迁都金陵的。

不过虽然下旨迁都金陵了,但是后续的诸多政务机构的迁移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需要慢慢来。

现在就定都金陵,不外乎就是向外传递一个信号:大周王朝不是来割据地方,也不是来过家家的,而是打算正儿八经争夺天下的。

一大群还在观望的墙头草们,你们可以快点做出决定了,是要跟着大周王朝一起开创新时代,享受荣华富贵,还是想要跟着明王朝这艘破船继续沉沦,乃至沉底家破人亡。

不管是那一种,都需要尽快的做出选择了。

毕竟,大周王朝都已经定都金陵了,这架势已经是摆出来了,现在上车还能博取一把荣华富贵,但是等过些时候,等大周王朝彻底控制了江南乃至整个南方地区,又杀入江北控制淮河流域的时候,到时候想要上车都上不了了。

大周王朝一统天下的步伐已经是走上了快车道,再不上车可就来不及了。

大周王朝向外传递了这样的信号,至于说效果嘛,肯定是有的,但是效果也不能说太强。

有人想要上大周王朝这辆新马车,自然也就有人想要保住现有的利益,对大周王朝依旧保持抵触,甚至是抵抗心态。

这在金陵城里就可以看的出来。

大周王朝成功杀入城区后,众多明王朝的官员们投降,甚至都有不少人主动投诚,开始高喊周天子万岁。

然而依旧有部分顽抗分子!

而且这些顽抗分子还不少。

对于投诚之人,大周王朝自然是欢迎的,后续会不会重用他们要看人,但是至少这些人能够保持性命。

但是对于那些顽抗之人,大周王朝的政策也是一如既往的强硬,直接抄家灭族。

周军基本上每攻克一个城池后,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肃清作战。

这种肃清作战,可不仅仅是说清剿残兵溃兵,同样还包括了对城内顽抗分子的肃清作战。

甭管是藩王还是公侯贵族,又或者是官员士绅全都是属于重点肃清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