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太监总管,统领所有太监。</P>
哪个太监出问题,他都有逃不掉的失察之罪。</P>
王承恩虽然磕头认罪,但还是很无奈,很不服气。</P>
太监本不知军,又是没根的人,不产生雄性激素。临阵胆怯,那是天性,不可违!</P>
派太监监军,还不是因为皇帝生性多疑,信不过那些武将,让太监赶鸭子上阵,干自己最不擅长之事。</P>
最后,耽误了军机大事,还要一个太监来背锅,找谁说理去?</P>
万千将士惧胆寒,更无一人是男人!</P>
凭什么要不是男儿的太监来背锅?</P>
其实,太监干政,究其根源,罪在皇帝!要不是皇帝懒政怠政,把太监扶上高位,哪有太监干政的道理。</P>
崇祯摆摆手,“唉!算了,平身吧。”</P>
“要说有罪,朕的罪更大!”</P>
“内官本不知军,朕却让内官监军,朕用人不当也!”</P>
王承恩惊得目瞪口呆,这种话,他还是第一次听崇祯帝说出口。</P>
他服侍的这位主子,可是死要面子、从来不会认错的人。他原以为,杜之秩的锅,立马就要甩给他,让他去守皇陵。</P>
底下的文臣武将更懵了,大家都看不懂,崇祯皇帝怎么可能会错?怎么可能有罪?</P>
今天的崇祯,跟昨日的崇祯,好像不一样。</P>
“皇爷,你怎么会有罪呢。要有罪,都是奴才们有罪,是奴才辜负了皇爷的信任。”王承恩继续表忠心,继续维护崇祯。</P>
崇祯不想再争辩,开口道:“王承恩,亡羊补牢,为时不晚。”</P>
“这样,立即传朕的口谕:流贼围城,刀剑无眼,所有监军太监,一律撤回,去守皇城和内府。”</P>
“今日起,咱们大明朝,永不设监军太监。”</P>
“啊......”</P>
王承恩懵了!</P>
文武百官更更懵了!</P>
撤销监军,一句话就完了,怎么这么草率?</P>
监军可是太监最大的权利,在监军位置上,最好捞油水!</P>
而且,不设监军,那武将的权利,就没人限制了。一旦叛变,悔之晚矣!</P>
“皇爷,万万不可!”</P>
“设监军,可是祖制!”</P>
“万一武将有二心,那么,悔之晚矣……”</P>
王承恩急忙劝诫,在他心里,最忠心于主子的,还是太监。</P>
崇祯冷哼一声:“祖制个屁,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就不设太监监军,还不是照样打胜仗,也不见谁敢反叛。”</P>
“武将真要有二心,设个监军太监,他也监不住。”</P>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信得过大明朝的武将!”</P>
......</P>
众皆愕然!</P>
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吗?</P>
这话,若不是亲耳听见,从生性多疑、酷爱猜忌的崇祯口里说出来,打死也不敢信呐!</P>
众将却是狂喜!</P>
在他们眼里,监军太监就只会拿皇帝的名号,欺负忠臣良将,欺压大头兵。</P>
要是没有监军太监,那他们就可放开手脚,与流贼血战一场,死也死得痛快。</P>
作为穿越而来的野战军特战连连长,崇祯说的是大实话。</P>
太平盛世,政通人和,士兵不愿造反,阴谋者无法蛊惑人心,设太监监军就是个摆设。</P>
除了助长贪污腐败,让君臣离心,屁用没有。</P>
王朝末世,战火纷飞,监军太监更是只会延误战机,打击士气,把军队搞乱,逼将士投敌,遗患无穷!</P>
不过,兵部官员和武将的心,都被崇祯一句话,给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