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撤回监军(1 / 2)

崇祯知道:底下的这些人,有忠臣,有奸臣。</P>

但大部分,是奸臣。</P>

现在,时局不稳,这些奸臣,如果没有确凿谋逆证据,一时还不能动。</P>

大明朝的文臣,都比较轴。廷杖四十都不怕,擅杀一个,立马就会朝议汹汹,流言蜚语满天飞。</P>

到时候,人心更乱!</P>

不过,该杀的,早晚要杀,只是让他们多活几天罢了!</P>

看崇祯坐定,王承恩走上前半步,尖着嗓子喊道:“跪!”</P>

崇祯一挥手,制止了!</P>

“众爱卿,大敌当前,一切从简。”</P>

“咱君臣就不论礼仪了,都给朕站着回话。”</P>

“谢陛下......”</P>

魏藻德带着群臣,一板一眼、一腔一调地陪着表演。</P>

虽然在户外,该有的程序,一样都不能少。</P>

文武百官看着崇祯凶狠的目光,奇怪的行为,知道又有人要倒霉。</P>

做过亏心事的,更是惴惴不安,就怕崇祯看向自己。</P>

谁知,崇祯一扭头,却看向王承恩。</P>

严厉道:“王承恩,这些年,你怎么管的内臣?尽给朕惹大事?”</P>

“惹大事”三个字,吓得王承恩冷汗直冒。</P>

“啊......皇爷......这......”</P>

王承恩有点懵,他没想到,他是最忠心耿耿的奴才,崇祯居然先拿他开刀。</P>

王承恩仔细回想,今天发生的一切。</P>

王德化被撤销德胜门监军、下诏狱、抄家的事情,东厂提督王之心早跟他汇报过了,也早传开了。</P>

王承恩心想:崇祯的责备,大抵就是生王德化的气。可王德化就是烤火喝酒、玩忽职守,也罪不至死啊。</P>

王承恩急忙跪下,“皇爷,王德化一向忠诚耿耿。老奴也没想到,他提督德胜门,居然敢擅离职守。”</P>

“一切,都是老奴监管不严,还请皇爷责罚。”</P>

说完,王承恩急忙磕了三个响头,态度胜于一切。</P>

崇祯冷哼一声,“王承恩,王德化提督德胜门,玩忽职守,督而不守,那就相当于献城门,要背叛朕,想害死朕,朕绝不饶他。”</P>

“王德化的事,与你何干?”</P>

“朕说的,也不是他。”</P>

“啊......”</P>

王承恩又懵了,“这......不知皇爷......”</P>

崇祯冷哼一声:“朕说的,是杜之秩。”</P>

“啊......杜之秩?”</P>

王承恩大惊,心里有难言之苦!</P>

十日之前,受封定西伯的宣化总兵兼密云总兵唐通,率兵勤王,驰援京师。</P>

崇祯召吴三桂、左良玉、刘泽清、唐通四大总兵勤王,左良玉、刘泽清踌躇不前,吴三桂上路磨磨蹭蹭,只有唐通星夜疾驰、第一个赶到。</P>

崇祯亲自召见,并赐莽服玉带,还从微薄的内库拿出四千两白银犒赏将士,命唐通率所部兵马去守居庸关。</P>

由于崇祯信不过武将,按惯例,派司礼监太监杜之秩监军。</P>

只可惜,杜之秩居然暗中投敌,居然趁唐通出关对战李自成之机,偷偷打开居庸关,放闯贼入关,让唐通腹背受敌。</P>

唐通不得已,率部投降了李自成。</P>

至此,李自成百万大军再无阻挡,迅速兵临北京城下!</P>

杜之秩之罪,罪大恶极!</P>

可以说,是杜之秩亲手打开了流贼进攻北京城的大门!</P>

崇祯严厉道:“王承恩,你说,杜之秩叛变投敌,你可有失察之罪?”</P>

“啊......这个......老奴该死!请皇爷降罪!”</P>

王承恩“咚咚咚......”又磕了三个响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