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P>
明兰明显看到三人脸上多了许多风霜。</P>
明兰:“哀家在宫里,许多事都不方便。不知父亲的事办的......”</P>
华兰:“家里一切都安排好了,太后放心。”</P>
明兰点点头。</P>
如兰随即开口:“自从母亲走了之后,我常常都能梦到她。</P>
若是能有来世,我还是想,能做她的女儿。”</P>
如兰说着,眼眶有些泛红。</P>
自从当年一梦之后,盛家人,尤其是如兰,对来世今生之事深信不疑。</P>
明兰沉默了,只是默默喝了口水。</P>
从前盛家人进宫的时候,每每都有王氏在旁边热热闹闹地说话。</P>
如今剩下姐妹几个,上了年纪,又是家中刚结束丧事。</P>
坐在一起,总有些相顾无言。</P>
最终明兰开口:“四姐姐去看看慎嫔吧,她前些日子小产,一直郁郁寡欢。”</P>
墨兰绞紧了帕子,最终点点头:“好。”</P>
转身出去了。</P>
华兰看向明兰:“小产?”</P>
明兰点点头:“是,伤了身子,太医说以后都不能生养了。”</P>
如兰倒是默默坐在一旁,也没有刻薄的话。</P>
明兰:“我以为五姐姐会多问几句。”</P>
如兰:“都是有儿有女的人了,我就算不喜欢墨兰,也不想在这些事上刻薄她。”</P>
一一</P>
送几人出宫之后,明兰扶着宫女的手转身。</P>
明兰:“哀家有些累了,去躺一会吧。”</P>
宫女随即扶着明兰进了屋里。</P>
明兰躺下之后,宫女放下帷帐,明兰一个人睁眼看着屋顶。</P>
两世的经历一起涌入脑海。</P>
她无端想起方才如兰的那句“若是有来生,我还想做母亲的女儿。”</P>
明兰默默地想着,自己接连两世,都是盛家的人。</P>
父母姐妹都还是那些人,是不是下一世,自己还是会和他们做家人?</P>
明兰想着想着,就坠入了梦里。</P>
一一</P>
梦里她见到了之前离世的祖母,还有盛紘和王氏。</P>
明兰瞧见他们三个和和气气,说说笑笑地走在前面。</P>
她想要出声喊一喊他们,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P>
明兰看到盛紘率先一个人远去。</P>
然后祖母在后面喊他:“紘儿。”</P>
王氏一会在喊官人,一会又在喊老爷。</P>
不知怎的,盛紘又出现在她面前,笑吟吟地喊了一句明儿。</P>
好久没有人叫过她这个名字了。</P>
明兰心里忽然一阵抽痛。</P>
是盛紘离世之后,她第一次这么明显地感到痛苦。</P>
睡前的问题,也是在这一刻有了答案。</P>
一一</P>
即使你偏心虚伪,自私凉薄。</P>
但是做父亲这些年,其实你也给过我一些温暖。</P>
若是有来世,我自然更想要一个对我如珍似宝的爹爹。</P>
可若是再来第三次,我们还是一家人的话,那我也不会埋怨。</P>
一家人之间,大概吵过闹过,甚至撕破脸过。</P>
可是当时光飞逝,年华老去。</P>
家人之间的羁绊便又如一本算不清,理不明的烂账。</P>
谁也说不准是谁拖累了谁,又是谁亏欠了谁。</P>
一一</P>
就连弘曦,也是做祖父的人了。</P>
明兰伸着满是褶皱的手,摸向襁褓里的小婴孩。</P>
光滑水灵的皮肤和明兰的手形成巨大的差距。</P>
明兰笑了笑:“罢了,哀家没力气,别摔了孩子。”</P>
弘曦摆手,让抱走了孩子。</P>
明兰道:“听说果亲王府前些日子办了丧仪,是从前的熹贵妃没了?”</P>
弘曦开口:“是,皇额娘病中,还是不要想这么多了。”</P>
明兰摇摇头:“好久没见晴儿了,倒有些想。”</P>
身边人立刻心领神会,不用开口,便忙不迭去喊人了。</P>
弘曦笑笑:“皇额娘老是想着晴儿,芷华知道了,恐怕会埋怨您呢。”</P>
明兰笑笑:“哀家每每看到晴儿,总会想到从前。</P>
哀家像她那么大的时候,你才刚登基,天天忙的头脚倒悬。”</P>
弘曦:“朕有时候看到晴儿,也会想起小时候的皇额娘,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P>
明兰开口:“你是个好孩子,哀家这辈子最得意的事,便是养出了你,养出了芷华和晴儿。</P>
如果有来生,不生在帝王家,你可愿意再做我的孩儿吗?”</P>
弘曦眼里蓄了些水汽。</P>
弘曦:“就算不生在帝王家,朕也愿意,做您和皇阿玛的孩子。”</P>
明兰摇摇头,只是不说话。</P>
她已经很久没想起先帝了。</P>
就算他多疑凉薄,和明兰无甚情谊。</P>
可是他也确确实实将弘曦抱在膝盖上长大,给了他足够的舐犊之情。</P>
或许明兰可以恨他,但是对弘曦来说,他却是无可代替的父亲。</P>
一一</P>
这一年,云游四海的弘木法师又回到了京城。</P>
宝华殿说起法师难得到了京城,不如请来宫里,和诸位师父一起交流佛道。</P>
进了宫,明兰想起从前如兰提过这个人,便请了他来。</P>
那和尚见到明兰,开口道:“太后娘娘万福金安。”</P>
明兰:“哀家久闻大师圣名,今日才得一见。”</P>
弘木:“当年有缘和盛家诸人相见,只是缺了太后,老衲也深以为憾。”</P>
明兰:“哀家家中许多人,也已经离世了。”</P>
弘木点头:“岁月匆匆,生死轮回,自然如此。</P>
太后您瞧老衲这一把白胡子,便知和尚我也不久于人世了。</P>
此次回京,便不再云游了。”</P>
明兰:“听说大师已经有九十高寿了?”</P>
和尚笑笑:“寿多则辱,当年泄露了天机,想是菩萨怪罪。”</P>
明兰看向这和尚:“什么天机?”</P>
和尚直直地盯着明兰,眼里还是一派清明:“难道太后不知吗?</P>
太后背负天机,实则比我等和尚,更有法缘。”</P>
明兰倏而一笑:“原来这就是天机,也不过如此!”</P>
弘木:“太后说这话,便是已经参透了。</P>
这本手抄的《佛说阿弥陀经》,献给太后,愿太后凤体安康。”</P>
明兰接过佛经翻了翻,道:“大师都说了,寿多则辱。</P>
哀家也差不多该到走的时候了。</P>
大师既能通晓过去未来之事,哀家只想问问你。</P>
若有来世,可能再见到想见之人?”</P>
弘木:“心诚则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