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明兰崭露头角,皇帝赐封号(2 / 2)

明兰开口:“哪里算得上什么见解,臣妾以为,前人的诗中,道尽了不少忧愁,不过大部分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P>

皇帝:“那你觉得,这首《江楼旧感》,也是强说愁了?”</P>

明兰:“是不是强说愁又有什么重要呢?日子总是要向前看的,如何能只沉浸在过去。</P>

比起赵嘏这首诗的忧愁,臣妾倒是更喜欢刘禹锡的豁达,‘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P>

或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若是人生在世,若也能如他一般豁达,这世间又有什么难事是过不去的呢?”</P>

皇帝眼里闪过一丝惊艳,他从前只知明兰不爱说话,乖巧,却不知她其实也颇有才学见地,于是和明兰讨论起来,一眼一语间,也不知过去了多久。</P>

苏培盛进来问皇帝要不要在养心殿用晚膳,皇帝开口:“那就在养心殿用吧,朕和盛嫔一起用。”</P>

苏培盛点点头,出去安排。</P>

皇帝说:“朕记得你哥哥就颇有才学,也忠直能干,没想到你也有如此才学,看来盛家于教养子嗣一事上,颇有见地。”</P>

明兰道:“是,父亲小时候常常教导我们,做人最重要的是忠君爱国;我二哥哥也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凡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让功曹神明皆知这世上多是正直忠勇之人。”</P>

“你父兄为人勤勉谨慎,所以你也很是妥帖周到,说起来,若是六阿哥放在你身边照顾,日后能如你二哥哥一般聪慧能干,朕也就满意了。”</P>

明兰:“在皇上面前,臣妾这些不过都是些不入流的微末功夫,皇上若是能多看看六阿哥,让六阿哥多沾沾您身上的正气,便是来十个我二哥哥那样的,也是比不过的。”</P>

皇帝被这话哄得高兴,笑道:“从前也不知你是会说话的,朕也有些日子没见六阿哥了,正好,明日散了早朝,你和朕一起去景仁宫看看六阿哥。”</P>

明兰点头称是。</P>

第二天散了朝,明兰在养心殿等皇上收拾好,和他一起去了景仁宫。</P>

皇后见皇帝过来,也连忙吩咐剪秋去把六阿哥抱来。</P>

皇帝掂了一下六阿哥:“嗯,重了不少,皇后辛苦了。”</P>

皇后端着贤德的面具笑道:“臣妾不辛苦,六阿哥身份贵重,自然应该好好照料。”</P>

说着,年幼的六阿哥忽然对着皇帝笑了,嘴里说着:“重了,重了。”</P>

皇后见状开口:“六阿哥很喜欢皇上呢,知道皇上来看他,瞧瞧他多高兴。”</P>

剪秋也捧场道:“六阿哥果真是十分聪慧,皇上不知道,六阿哥这几日,也就今日见到您才笑,外面都在说是皇上治国有方,六阿哥是上天对您的肯定呢?”</P>

皇帝来了兴趣:“是吗?外面都说什么了?”</P>

剪秋道:“说六阿哥在肚子里的时候就是吉星高照,失而复得,老天也不敢收。又在正月初一的破晓出生,这是预示着大清在陛下的治理下,正要如新春一般,万物复苏呢。”</P>

皇帝听的高兴,又把六阿哥接过来抱着逗弄了一会,和皇后说道:“朕从前只知道盛嫔妥帖,却不知她也颇有才学,也难怪六阿哥天资聪颖了。”</P>

皇后深深地看了一眼明兰,道:“是啊,盛嫔虽不爱说话,臣妾却听她说起过汉唐史,也是极通呢。”</P>

送走了皇帝和明兰,乳母抱走了六阿哥。</P>

皇后开口道:“好一个盛姝兰,本宫小看你了,原以为不过是一个畏首畏尾的,没想到她还真沉得住气,竟有她翻身起来的一日。”</P>

剪秋:“娘娘,那怎么办,她不会想把六阿哥要回去吧。”</P>

皇后:“哪有那么容易,本宫给六阿哥筹谋了这么久,她如今还想坐吃本宫的筹谋不成?她若是真敢从本宫手里抢走六阿哥,本宫就让她有命要,没命养。”</P>

剪秋:“可是娘娘,近来皇上很喜欢她,她风头正盛呢。”</P>

皇后:“后宫里有哪个女人能一直有恩宠,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找个人分宠,轻而易举。对了,安嫔呢?近来怎么不见她?”</P>

剪秋:“太医院的人来说,安嫔最近受了寒,患了咳疾,声音已经不似从前了。”</P>

皇后:“无用的东西!本宫用得上她的时候又不在了!去请祺贵人来。”</P>

剪秋应了一声,出门往储秀宫去了。</P>

自从发现明兰其实颇有才学之后,皇帝对明兰也很喜欢,常常让他去伺候笔墨,皇帝无论说什么,明兰都接得上话,而且点到即止,从不越距,皇帝对她十分满意。</P>

明兰也隐隐有了一枝独秀之势。</P>

皇后因为无法掌控明兰,有了危机感,急于提拔自己的手下。</P>

这日趁着皇帝高兴,皇后开口给祺贵人提晋位。</P>

皇后:“祺贵人近来侍候皇上,可还尽心?”</P>

皇帝:“倒也颇尽心。”</P>

皇后:“说起来,祺贵人的位份也很久没晋了,过些日子就是元旦了,皇上不如给她晋晋位份。”</P>

皇帝:“说起来,也该给她晋晋位份了。就晋为祺嫔吧。”</P>

皇后满意道:“是,臣妾会好好办的。”</P>

皇帝接着开口:“正好,这些日子,朕也想着一事,盛嫔伺候朕也尽心尽力,朕想着,给她赐个封号。”</P>

皇后笑意有些僵硬,强撑笑道:“是吗?皇上可有好字了?”</P>

皇帝点点头:“朕原先想着,她名字里那个‘姝’字,极不错,也很适合她。不过若是用名字里的字,显得不够重视。</P>

她既然喜欢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朕便打算用同音的‘瑜’字给她做封号。</P>

瑾瑜,美玉也!很适合她。”</P>

皇后也没想到,皇帝已经对明兰这么上心了。从前选封号,不过是皇帝自己想一个合适的,或者只是让内务府去拟,可是现在给明兰选封号,不仅要贴合明兰,还要考虑到明兰的喜好。</P>

不过皇后面上还是一副贤德大方的样子点头:“恰如其分,皇上选的极好。”</P>

这边,明兰正在春禧殿里请了贺弘文来给云贵人号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