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弘文诊完脉,明兰开口:“怎么样,贺太医,云贵人的身子如何?”</P>
贺弘文:“小主之前是小产过没错,不过先前的亏空已经都补上了,身子并无大碍。”</P>
明兰点头:“那就是说,云贵人还是可以有孕的?”</P>
贺弘文:“是可以的。”</P>
贺弘文收拾完东西走了之后,富察氏疑惑开口:“你今日请我过来,就是为了给我号脉?”</P>
明兰:“自然是,姐姐不想再度有孕吗?”</P>
云贵人:“我如今只想安安生生地过日子,再无从前的心气了。”</P>
明兰:“从前我也如姐姐一般,只想安安生生过日子,可是宫里的种种,难道是自己不惹事,就能好好过下去吗?总得有个依靠才是,姐姐觉得呢?”</P>
云贵人:“如今皇后一家独大,你虽有了些宠爱,可也撼动不了皇后分毫,毕竟还有太后在后面顶着呢。”</P>
明兰:“姐姐可知,皇后的弱点在哪?”</P>
云贵人:“在哪?”</P>
明兰:“皇后虽知后宫中子嗣的重要性,却并不允许手下的人怀孕,所以除了她中宫的位置,还有太后这个靠山以外,能够长期依仗的并不多。</P>
只要咱们手里的孩子越多,便越有胜算,皇上如今已经逐渐年长,日后子嗣只会更少,现在若不抓紧一些,只怕日后更加被动。”</P>
云贵人:“可六阿哥毕竟还在她手里,齐妃也和她颇为亲近,三阿哥自然也是皇后一边的。”</P>
明兰:“姐姐别忘了,六阿哥是我十月怀胎生下的。皇上很喜欢六阿哥,所以皇后对六阿哥也很上心。</P>
皇后现在只能分我的宠,不能直接对我下手,若是我出了什么事,六阿哥便有个一个拿不出手的生母,便是为了皇后从前的筹谋没有白费,她也不会轻易对我动手的。</P>
六阿哥日后我是一定要带回来的,就看姐姐肯不肯帮我了。”</P>
云贵人:“先前你数次朝我伸以援手,如今我自然也会站在你这一边。”</P>
明兰点点头,送走了云贵人,带着新做的樱桃煎和雪梨汤去了养心殿。</P>
苏培盛老远看见明兰过来,笑着开口:“瑜嫔娘娘来了,皇上正等着呢,您快进去吧。”</P>
明兰点头:“有劳苏公公了。”</P>
皇帝正在书案前批折子,瞧见明兰进来:“你来了。”</P>
明兰点点头,把食盒里的东西拿出来。</P>
皇帝放下毛笔,坐在旁边,尝明兰带来的点心:“这些日子常吃你做的东西,一日不在,朕还有些不大习惯。”</P>
明兰巧笑嫣然:“这便是臣妾的小心思了,就希望皇上吃惯了臣妾的手艺,便能日日见到皇上了。”</P>
皇帝很喜欢明兰这种直白的表达:“这些日子为了罗斯国划界的事,争论不休,朕心烦地紧,你做的这些甜的,吃完倒能心情好些。”</P>
明兰:“臣妾也听说了,前朝事多,臣妾也不过在这些小事上尽心些,也算是为国尽力了。”</P>
皇帝点点头:“朕记得皇后说过,你颇通史?”</P>
明兰笑笑:“不过是听我二哥哥说过几句,算不上通。”</P>
皇帝:“你既听说了罗斯国的事,不如说说你有何见解?”</P>
明兰:“臣妾不敢妄议朝政。”</P>
皇帝:“无妨,不过是茶余饭后的闲话,不算议政。”</P>
明兰斟酌了一下开口道:“我从前听兄长说起过,前朝戚继光抗倭一事,说是日本国内乱,诸侯割据,所以有不少人西渡浙江、福建一带,骚扰百姓,抢家劫舍,百姓不堪其扰,后来为了抗倭,前朝折腾了许多年,最终才在戚继光手里平定了此事,可是前朝也为此付出了惨烈的代价。”</P>
皇帝没想到明兰会说到此事,来了兴致,放下碗筷,倚在一旁看着她说。</P>
明兰继续开口:“倭乱的根源,不过是日本国内乱,诸侯割据,前朝想与其交涉,也是找不到能做主的首领,才让百姓流离失所,两浙一带的百姓大乱数十年。</P>
现而今,若是不与罗斯国交涉好边界划分,难保不会有人动了歪心思,游走于大清和罗斯国的律法空子中,最终受害的也是百姓。</P>
所以臣妾觉得,划界一事,对边界百姓来说,是重中之重,皇上虽为此事烦心,可若是此事能得妥善解决,那么日后的边界百姓,都会被陛下的福泽庇佑。”</P>
皇帝笑道:“你引经据典说了一堆,却一点也不涉及朝政,只是说朕的好话,连朕也差点被你绕进去。”</P>
明兰笑道:“皇上虽让臣妾说,臣妾却不敢忘记君臣本分。何况臣妾也并非只讨皇上的好,臣妾是真心以为,皇上是明君,大清往后百世,都会有您的福泽庇佑。”</P>
皇帝:“这戚继光抗倭的故事,也是你哥哥说给你的?”</P>
明兰:“是,我哥哥说,戚继光一生征战,死后一点金银都没有留下,唯有满屋的兵书陪了他一生,世间武将,都该以他为榜样。”</P>
皇帝:“你哥哥说的确实不错,朕这几日也在烦心,由谁出使罗斯国商议划界一事,虽说定了隆科多主管此事,朕到底不太放心。</P>
既然你哥哥有如此志向,朕便让他做副使,一同去议划界之事吧。”</P>
明兰知道自己这时不管回什么,都不太好,索性没有接话茬,换了个话题开口:“皇上说今日有东西给臣妾看,还不知是什么呢?”</P>
皇帝:“朕都忘了,叫你来是有幅字给你看。苏培盛,拿进来。”</P>
苏培盛喊了个小太监,捧着纸卷进来:“这可是皇上找书画大家,特地给瑜嫔娘娘作的,瑜嫔娘娘看看可还喜欢。”</P>
眼前的画卷展开,是一幅风景画,夕阳绚烂,前面的树木虽无树叶,却挺拔有力,旁边题着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P>
见明兰看的仔细,皇帝开口:“怎么样,可还喜欢吗?”</P>
明兰细细看完:“多谢皇上,臣妾很喜欢,这夕阳与枯树,原是最凄凉寥落的场景,可是在这位画师手里,却显得壮丽开阔,一扫颓靡之气。题字苍劲有力,和画相得益彰,果然是极好的,皇上有心了。”</P>
皇帝:“你喜欢就好,朕原想着,单赐你封号有些单薄,便找人做了此字画贺你获封之喜,也算是投其所好。”</P>
明兰让小桃把字画好好收起来:“说起这风雅之事,臣妾想起来,富察姐姐的琴,是宫里最好的,安妹妹患了咳疾,皇上也有日子没有听到乐声了。”</P>
皇帝:“听你这么一说,朕确实也许久不见云贵人了。倒有些想她的琴了。”</P>
果然,第二日,皇帝就宣了云贵人去听琴。</P>
这日在景仁宫请安的时候,皇后说打算带着众嫔妃去甘露寺给皇子、公主祈福。</P>
明兰进宫数年,从来不知道还有去甘露寺祈福的先例,不用想就知道皇后是找个由头,要去甘露寺亲眼看到甄嬛才能放心。</P>
不过也算师出有名,皇帝没有说什么,由着她去了。</P>
祈福这日,明兰跟在队伍里,一起到了甘露寺,原想着祈福之后,私下里去看看甄嬛也好,没想到刚进大殿上香就正对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