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不能换个文官的路子升迁么?”
范宁想想也觉得有难度。
“不行,你必须得有兵旅经历,从过军带过兵,这升迁资格才会稳当,别人才会服气。”
大梁朝类比唐朝。
还不像宋明时期,文官比武官分量更重。
有高祖太宗这些开国先辈的榜样在。
上马能拿刀枪保家卫国。
下马能提笔文章治理国政。
才有资格往上爬。
“你现在是从八品的县尉,必须要经历六品的参军录事,军中历练一番后。
再去当御史走言官,再往上继续升迁。”
当官有当官的规矩流程。
没有人能例外。
范宁点头。
自己连十八岁都未满,不攒攒资历确实不行。
两人这边正商量着。
户部侍郎便进了殿。
赵侍郎在来此之前,就已经弄清事情经过。
因此见了陛下,便直接开口道,“陛下,并非臣舍不得钱,只是这发放冬衣,库银尚未足够充盈,臣实在发不出来。”
赵侍郎约莫三十来岁,一看就知是是个很沉稳的中年官员。
“多少才算充盈?仅今年改革秋收模式,由银行代收,国库收入就比往年多出一倍不止。
这是人人都知道的,秋收之后的宫筵,听说你也参加了的,你敢说国库没钱?!”
那位年轻校尉当场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