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小唐:在现实里,在电影中,经常回忆最多就是这高中时代。你可能会说为什么不是大学时代呢,大学时代太美好了,也太容易荒废了,没有那种挣扎的况味,这种感觉对我来说,太过于深刻了。</P>
以至于很多年后在迷离的梦境里出现最多的还是那个紧张,压抑,但是又充满那种未知希望的状态,那种情绪好像很多年后依旧为了梦想而挣扎焦灼的那种现实的映射。</P>
那个时候在我的印象里,威远中学食堂的伙食时好时差,差的时候堪称猪食。好一点的时候什么蒸碗扣肉什么酥肉,连里面的调料与摆盘都跟外面的乡土菜馆一般无二,所以那个时候就觉得现实,也就是生活里的真实,怎么看都比那些编造的故事奇幻和突兀。</P>
早餐更是很奇怪,因为食堂是建造在一个山坡上,整个建筑都是倾斜的。在离食堂不远的地方是一间草就的民社,那时似乎就给私人承包了,专做早餐的炸油条。一天中其他时间都是关门闭户的,看不到有人活动的迹象。</P>
只有早晨是人头攒动的时候,那个老板五十多岁,裹着白头巾,跟他那个矮胖的婆娘在忙个不停。小的时候觉得很奇怪,乡民为什么头上会裹一块白布,又不是有什么丧喜之类的。</P>
后来很多年后看书,得到了一种,怎么说,牵强的解释吧算是。就是说蜀相诸葛亮秋风五丈原之后,乡民尽皆带孝,古风流传至今。这样的解释姑且听之,各说各话反正都是。</P>
我还记得一个早晨,之所以记得很清楚,是因为那天早上听到一个谐音梗的冷笑话。而这个笑话是很多年后听到丘阿波说起的,虽然略显低俗,但很奇怪,有些听起来低俗的事往往在人的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时候简直因为它格调不高想要把它删除,可偏偏大脑细胞不听从意志的指挥,依然很固执的挽留着它,反正印象愈加深刻。</P>
阿波说那天买炸油条的人很多,老板的存货一捞起来上架控油不过两分钟被一扫而空。等的人很多,秩序越来越混乱,有点失控的样子。有人在使劲摧老板接扎,接扎,川人曰接,是二声而非平声,意思是抓紧,赶快的意思。</P>
但是说快了,说的人多了,声音越来越大,接炸,接扎,接炸,最后不知怎的变成了有些恶俗的计生用语,结扎,结扎,结扎!声音越来越大,喊的人越来越多,老板死得连吼带叫:要死啊,老子娃儿一个都没得,喊老子结扎!</P>
那个年代人的性观念很畸形跟封闭,按理说性对人而言不该如此猥琐逃避,但是那时就是那样。视性为洪水猛兽,任何文字图片,甚至科学的讲解都似乎是一种诲滛诲盗。</P>
所以那个年代所有与性相关的话题,无论男女,都是相当粗俗不堪的,在今天看来愚昧落后不是一点半点。值得庆幸的是,池小唐觉得自己年少懵懂的从那个年代过来了,如果作为一个成人,活在那个逝去的岁月里,该是何等的尴尬与迷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