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亲身耕作获民心(1 / 2)

就在李长河如火如荼开展宫内水痘攻坚战时,另一个重要的事情也在进行。</P>

那便是春耕日。</P>

本来二月二日龙抬头便是传统春耕日,但那一日李长河要举办科学展,因而决定推迟几日。</P>

还有就是,自唐以来,虽然朝廷劝耕,但实际上表面的支持行动还是欠缺了些。</P>

没有和前朝那般形成定制春耕。</P>

太上皇李渊在位九年,只有四次进行过春耕。</P>

而自李世民即位以来,对于农业可是万分注重,所以像春耕日这样有影响力的活动,那是一定要推广。</P>

也是表现一个态度,朝廷的态度,皇帝的态度。</P>

所谓上行下效,必须认真起来。</P>

最后春耕日被定为二月六日。</P>

李世民已经发话,要求公卿及以下在京官员都要在这一天耕种到终亩。</P>

而他自己更是会以身作则,行藉田礼,亲自春耕,以示重农。</P>

在春耕后还会在朱雀大街宴请六十岁以上老者,并同时宣布大赦天下。</P>

于古代皇帝而言,大赦天下一般是在最为隆重的典礼中实施的,比如皇帝登基,比如太后过寿。</P>

这是为犯罪轻微的人重新开始的机会。</P>

且这次大赦天下很不一样。</P>

根据李世民发出的指示精神,大唐律法已经开始了宽简,所以这一次会有很多人被释放。</P>

当然前提是这些人的罪状是轻微的,比如古代经常会发生的村与村之间的械斗,比如有人饿的不行偷东西吃,比如有人冲撞了贵胄等。</P>

对于这些微末的罪,要进行开赦,放这些人回去耕种。</P>

而这些行为也会让百姓人知道,当今圣人对春耕的重视。</P>

二月六日,早上八点。</P>

这一天长安街道行人匆匆。</P>

很多百姓都拿着农具,准备着一年一度的春耕日。</P>

今日的李世民没有穿华丽的衣着,而是和百姓一般,穿着耕农之衣。</P>

各个官员在这个重要的日子也是衣着简朴。</P>

长安城南城,房屋渐少,田亩增多。</P>

此刻城市还未发展到此处,大片的农地,不少农民已经开始耕作。</P>

九时左右,李世民在朱雀门前祭告,一番田礼后,顺天街而南行。</P>

半个小时,一行人到达。</P>

一声铜锣,春耕开始。</P>

李世民扶犁耕田,不过这犁与以往使用的不一样。</P>

没错,这正是李长河让工学院改进过的曲辕犁。</P>

这是在原唐代曲辕犁的基础上,使犁辕缩短、弯曲,减少策额、压镵(chán)等部件,犁身结构更加轻巧,使用灵活,耕作效率也更高。</P>

而后李世民架着牛开始了松土。</P>

有曲辕犁的加持,犁耕速度很快,一个半小时,李世民一个人就犁耕大半亩了。</P>

围观的百姓看的是一愣一愣的,这速度也太夸张了吧。</P>

此时李世民趁着歇息时间给百姓们进行了一番普及。</P>

主要内容就是说,此曲辕犁是李长河根据科学知识发明改进的农具,算是为科学站了个台。</P>

到了中午,李世民一个人犁耕了一亩地,引得百姓欢呼雀跃。</P>

他们实在是没有想到,皇帝竟然干农活还是个好手。</P>

但官员们可是觉得苦哈哈的,半天时间手上多了不是水泡。</P>

尤其是一些从不事农桑的贵胄们,可是累惨了。</P>

等听到休止号,一个个累瘫倒地。</P>

他们松了一口气,终于结束了,可以回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