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些政策确立,还有一事在朝堂上引发小范围争论。</P>
就是对武德律的修订,也就是新律的制定。</P>
隋时法律多严酷。</P>
大唐建立后,制订了武德律,虽然宽简许多,但整体上还是趋于严酷。</P>
很多犯人的罪其实并不严重,比如王大林案。</P>
如今负责朝廷刑事案件审判的是法院,有一审判员名张岚江。</P>
此人本是大理寺丞,但在朝廷机构改革后,因为自身能力欠佳,降低了其官位。</P>
因而他工作中总是充满不忿。</P>
在审理案件时多比较随意。</P>
有一犯人叫王大林,是个农民,今年二十有三。</P>
但从小就有癫痫病,长大之后也经常神志不清。</P>
所以周围人一致认为他是一个疯子。</P>
当然他也不是真的疯子,只是有时会说一些胡话,因而街坊四邻都不太喜欢他。</P>
但他家情况也算好,家人给他留下了几十亩良田,生活不错。</P>
这让一些人心生嫉妒。</P>
以他癫狂的行为为由,告发他妖言惑众,企图谋反。</P>
这样的事要是放在现代,王大林说的话就当玩笑听听。</P>
但这是古代,是唐朝,这样的悖逆之言后果严重。</P>
很快他就被抓了,关进了监狱。</P>
在监狱中,王大林由于环境原因,癫痫发病更加频繁,惹得监狱内众人不爽。</P>
而其中有一人认识法院的张岚江,让他赶紧处理。</P>
张岚江也是投桃报李,没有证据,直接审判他为重罪,流放岭南。</P>
但巧合的是有另外一个审判员张古发现了其中的猫腻。</P>
他经过观察王大林不是正常人,他说出的话,并不能当真。</P>
应该从轻发落。于是张古就上书朝廷,建议从轻发落王大林。</P>
李世民看到折子后,认为这样的判决确实很重。</P>
虽然王大林说了一些李世民的坏话,但是他确实多数时间神志不清,审判这样的残障人士,刑罚过重了。</P>
从这方面讲,此时的法律随意性比较高,人治程度很深。</P>
但何以为法,那不是看法,更不是心法。</P>
法律强调的是公正不阿,强调的是循规蹈矩,强调的是罪刑法定。</P>
而且不少的法律条文依旧晦涩难懂,依旧重刑。</P>
死刑条理多,一言不合就是肉刑伺候。</P>
这让李长河和李世民觉得,死刑量罪过重,而肉刑过于残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