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担心的正是这个.....”</P>
“嗯。”</P>
宋濂微微点头,继续道:</P>
“只不过詹大人。”</P>
“高兄所言,也是有理。”</P>
“此次胡逆案乃我朝整肃吏治的大好时机。”</P>
“大人试想一下。”</P>
“此时我大明雄主在上,英才储君在侧,加之胡逆案这么好的一个机会。”</P>
“若是此次都不能肃清朝堂,还我朝廷一片清明。”</P>
“将来!”</P>
“我大明官场,还能一扫浊气,清明万里?”</P>
“这.....”</P>
“说的也是!”</P>
詹同沉沉叹了口气,也承认宋濂所言的确有理。</P>
如今的天家父子,如今的陛下、太子。</P>
特殊,且罕见。</P>
二人尽是英杰不说,又无父子相疑。</P>
如此景象,正是一朝趋于鼎盛的基础。</P>
纵然继续斩杀不法官员,官职空缺无人填补。</P>
他所管的吏部将面临不小的难题。</P>
可此次肃清朝堂的机会,也的确难得。</P>
“多谢宋学士教诲,下官明白了。”</P>
“大人说笑了。”</P>
“太子殿下谋略超人,接下来如何整肃吏治,还要看殿下决意。”</P>
见宋濂满脸含笑便朝宫门外走去。</P>
詹同忙追上去说道:</P>
“宋学士,可否酒楼短叙?”</P>
“今日的酒,宋某便不吃了。”</P>
“等过几日令嫒与太子殿下的喜酒,宋某一定到场。”</P>
“过几日?”</P>
没有多说,宋濂依旧满脸笑容,缓步离开。</P>
另一边。</P>
太子东宫。</P>
得知宋濂、高启,与詹同谈话的内容。</P>
朱标眉头微皱,略有不快呢喃道:</P>
“这个宋濂,话多了些。”</P>
“殿下,不如让我去敲打一二?”</P>
看着蓝玉郑重,甚至有些急切的模样。</P>
朱标放下锦衣卫的奏报,随意道:</P>
“不必,宋学士年事已高,经不起敲打。”</P>
宋濂也是聪明,和詹同说的话,没有说得太过透彻。</P>
故而也就不需敲打。</P>
旋即。</P>
朱标看向在场众人,沉声道:</P>
“铁铉、马虎,锦衣卫的罪徒名单可都记住了。”</P>
“臣等记下了。”</P>
“殿下,是否今日捉拿这些罪徒?”</P>
听到马虎这话。</P>
旁边的铁铉有些诧异,甚至有些不满的瞪了他一眼。</P>
可在朱标面前。</P>
铁铉虽有很多话想说,却终究还是隐了下来。</P>
“铁铉,有什么便直说。”</P>
“在场没有外人,不需太过拘礼。”</P>
“是.....”</P>
听到朱标这话,铁铉微微一顿。</P>
似下了好大的决心一般,这才开口说道:</P>
“殿下,臣手中的罪徒名单,几乎囊括了七成朝臣。”</P>
“地方官员,更是有半数在册。”</P>
“若是尽数严惩......”</P>
“臣恐怕.....”</P>
被铁铉这么一说。</P>
马虎也低头看了眼手中的名单。</P>
铁铉手中的,乃是文臣名单。</P>
而他手上的,则是军中将士的名单。</P>
军中的不法将士虽没有七成那么多,但也接近三成。</P>
若是尽数严惩诛杀,免不了也会动摇军心。</P>
同样。</P>
被铁铉这么一说。</P>
在场的沐英、蓝玉,徐允恭等人,也是面露犹疑。</P>
若是斩杀所有罪徒。</P>
且不说一时之间找不到补位官员。</P>
单是一举斩杀这么多的文臣武将,人心不稳是一点。</P>
更有可能动摇大明的根基。</P>
只不过.....</P>
若此时朱标真的下定决心,打算大刀阔斧,斩杀所有不法。</P>
那他们也不会有半点犹豫。</P>
至于人心方面。</P>
他们也会尽最大可能前去安抚。</P>
“嗯,铁铉说的有理。”</P>
“这次孤也不打算处斩所有罪徒。”</P>
朱标神情肃穆,正色说道:</P>
“铁铉、马虎听令!”</P>
“此次绳治不法、整肃吏治。”</P>
“当宽以待朝臣,严以待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