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可着胡惟庸一个人霍霍(2 / 2)

听到老朱还要给朱标安排差事,马皇后狠狠瞪了老朱一眼。</P>

也是见马皇后如此,老朱连忙摇头道:“让老大回凤阳好好歇歇,朝廷这边咱替他守着。”</P>

.......</P>

另一边,中书省。</P>

当太监宣读重设检校,设立锦衣卫的圣旨后,整个中书省顿时乱做一团。</P>

“重设检校?这岂是圣君所为啊!”</P>

“当年杨宪如何坏法弄权,如何欺上压下,我等都是历历在目,如今陛下竟然要重设检校!”</P>

“诸位大人,下官欲到奉天殿前静坐,只求陛下收回成命,不知哪位大人愿与下官同往!”</P>

“本官愿意!”</P>

“本官也去!”</P>

“我们都去!”</P>

中书省的众多官员说着便要朝皇宫走去。</P>

只不过不等他们走出两步,只见人群中间的胡惟庸冷声说道:</P>

“今日中书省禁闭,所有官员不得外出!”</P>

此话一出,一众官员面面相觑,半晌这才有人问道:</P>

“胡相,我等愿向陛下死谏,胡相何故阻拦啊!”</P>

“诸位大人!”</P>

胡惟庸一改方才冷厉,环顾众人温声说道:</P>

“当今陛下圣明,不输古之明君。”</P>

“既然陛下下旨重设检校,自然有重设检校的道理。”</P>

“诸位好生当差,何故搭上性命冒死进谏呢?”</P>

看着胡惟庸和稀泥的做派,几名老臣当即不满道:</P>

“胡相,我等身为大明臣子,规劝陛下自当义不容辞。”</P>

“所谓武将死战,文官死谏,只要能规劝陛下,我等性命何足挂惜?”</P>

“对!我的性命何足道哉?只要能规劝陛下成为一代圣君,我等也是死得其所!”</P>

看着面前语气慷慨,满是忠君为国之言的官员。</P>

胡惟庸心中一阵冷笑。</P>

这些文臣怎么想的,他比谁都清楚。</P>

他们无非是想立下传诵千古的忠臣美名罢了。</P>

说什么忠君体国,说什么是悍不畏死。</P>

可背地里,豢养歌姬,收受贿赂,欺压百姓,这些坏法乱国的事儿他们可一件都少做。</P>

尽管对于眼前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官员很是鄙夷,但胡惟庸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P>

旋即轻咳一声,看向众人愈发温声说道:</P>

“诸位大人,此事不是你们能够置喙的,若是前往奉天门前静坐,岂不是有逼宫之嫌?”</P>

就在众人听后表情尴尬,相互对视之时。</P>

胡惟庸忙继续开口道:</P>

“诸位放心,明日朝会,胡某必当向陛下进言,成与不成均在胡某一身。”</P>

“就算陛下震怒,也只会罚胡某一人。”</P>

“只不过今日就委屈各位大人在中书当值。”</P>

胡惟庸话音刚落。</P>

他的几名亲信便当即高声说道:</P>

“胡相当真乃大明柱石,我等愿听胡相吩咐。”</P>

“胡相一心为公,我等佩服。”</P>

“各位同僚,我等不该拖胡相后腿,今日就听胡相安排。”</P>

在胡惟庸亲信的极力鼓吹之下,中书省其他官员这才作罢。</P>

“既然如此,我等便听胡相安排。”</P>

“多谢诸位了。”</P>

胡惟庸冲众人拱手道谢后,转身便朝内堂走去。</P>

等他刚一落座,便当即冲跟在身后的涂节冷声说道:</P>

“告诉手下亲信,不想死的,都管好鼻子下面的窟窿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