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孙妃在世时,一直想给咱生个皇子,可直到她死都未能如愿。”</P>
“所以咱才破例,让老五为其守孝,这样也算完了她的心愿。”</P>
老朱表情微顿,沉吟数秒后还是看向朱标低声询问道:</P>
“咱也并非向你说的那样宠妃误国,咱只不过是有些恻隐之心罢了。”</P>
“标儿,到时能让老五给孙妃服丧吊唁吗?”</P>
见老朱眉眼含悲,此时竟要自己同意老五吊唁孙妃。</P>
朱标心中多少也有些不是滋味。</P>
“自然,不只五弟要去,到时儿子也会出面。”</P>
“好,好,这样就好.....”</P>
就在老朱感到惊喜之时,朱标继续补充道:</P>
“只不过父皇,孙贵妃丧期一过,还请父皇下令,今后妃嫔薨逝皇子不需为其服丧,更不必为其守孝三年。”</P>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P>
老朱连忙点头后,看向朱标继续说道:</P>
“再过半个时辰就该早朝了,今日你便休息休息,不必参加朝会了。”</P>
不等朱标开口,老朱径直朝东宫外走去。</P>
只不过看着老朱有些兴奋的背影,朱标一时之间也觉得有些哭笑不得。</P>
历史上的洪武皇帝是何等样人?</P>
那是动不动就玩九族消消乐的狠人。</P>
可就是这么一位狠人,竟然因孙贵妃丧事规格征求自己这个太子的意见。</P>
这种反差着实让朱标有些哭笑不得。</P>
当然,朱标也不可能因为此事,便觉得自己稳压老朱一头。</P>
相反。</P>
若不是老朱愿意跟自己讲道理,若非自己头上被老朱砸了一下,让老朱心有歉意。</P>
恐怕即便是自己这个太子,老朱也不会如此在意自己的意见。</P>
天家皇家,按理来说本没有太多亲情可言。</P>
可老朱的确是让朱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深沉父爱。</P>
虽然有些执拗,也显得很是笨拙。</P>
但这也足以证明。</P>
在坐拥万里江山的情况下,朱元璋始终在提醒自己,自己是朱标的父亲,而不是太子的父皇....</P>
........</P>
星夜暗暗褪去颜色,东方也出现点点银白。</P>
盛夏的天本就亮的很早。</P>
虽然只是卯时,但此时不需灯火,便能看清前方来人。</P>
“兄长.....”</P>
就在朱标换好朝服,朝奉天殿走去的时候。</P>
常氏急匆匆赶了过来。</P>
也是看到朱标已经穿好朝服,常氏有些懊悔说道:</P>
“兄长恕罪,昨夜与母后聊的太久,今天没能服侍兄长更衣....”</P>
“这有何罪?更衣之事下人来就好了。”</P>
朱标轻轻抚了下常氏有些温凉的脸庞,柔声说道:</P>
“回去休息吧,今日早朝恐怕刘伯温还是会到。”</P>
正因为朱标非但没有怪罪,反而还很是体贴的让她回去继续休息。</P>
常氏愈发觉得没能伺候朱标更换朝服,乃是她的失职。</P>
毕竟朱标是大明的太子,纵然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也不为过。</P>
可朱标为了她能够独享荣宠。</P>
结婚三年,对她相敬如宾不说,还从未提及迎娶侧室的事情。</P>
甚至老朱和马皇后为了稳固她太子妃的地位,更是想等到她诞下皇子,地位彻底稳固之后,再为朱标挑选侧室。</P>
这简直就是当亲生女儿一般疼爱。</P>
偏是如此,常氏愈发觉得自己若是不提出让朱标纳妾,这便是有违纲常。</P>
想到昨夜马皇后提及的人选,常氏犹豫片刻冲朱标的背影说道:</P>
“烦请兄长多心留意,看看吕本、詹同可否提拔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