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附议,觉得皇帝有点飘了,什么事情都想干。</P>
可再急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缓缓积累吧?</P>
宰相胡惟庸也没让百官失望,带头反对此次移民计划。</P>
他说的是,如今江南地区的百姓对朝廷的态度刚有好转,若是现在就强行移民,</P>
给那些氏族大家分家…</P>
他们必然会爆发动乱,甚至再次激起民变。</P>
因此,胡惟庸的意思是说,再等十年,等一切稳定后再移民。</P>
胡惟庸这么给力,百官自然要力挺,纷纷附议。</P>
自古宰相就有带领百姓与皇帝做斗争,逼迫皇帝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的权利。</P>
相权制约皇权不是开玩笑的。</P>
只要大势在宰相,皇帝一般还真没办法。</P>
可惜啊可惜,胡惟庸很厉害,但他偏偏遇到了一个比一般皇帝要厉害千倍万倍的千古一帝朱元璋。</P>
他的态度之强硬,堪比钢铁。</P>
他冷冷注视百官:“咱说移就移,咱是通知尔等,不是与尔等商量!”</P>
“尔等有此等反对咱的时间,还是快点想办法将拨给凤阳的银两凑齐吧!”</P>
当即朱元璋大手一挥:“此事便如此定下,不可再有异议,有者,斩立决!”</P>
说完这句话话,朱元璋起身便离开了奉天殿。</P>
留下在风中凌乱的百官。</P>
胡惟庸脸色难看至极,心中冷哼一声:“看本相的中书省不配合,你们父子俩怎么移民?”</P>
胡惟庸决定了,这次一定要跟皇帝硬刚到底,</P>
不然他这位宰相将会是有史以来最无用的宰相,</P>
无法制衡皇权,算什么宰相…</P>
可让胡惟庸傻眼的是,朱元璋压根没想过要用中书省。</P>
因为朱元璋有老六楚王。</P>
当朱元璋的诏令下达允准朱桢移民后,</P>
朱桢便联合了各省有名富商开始组织移民。</P>
同时,调动安徽、江西、福建三省都司兵马,以及在剿匪的李文忠、朱榈、朱椟、</P>
朱棣所率领的几万大军,齐聚苏杭地区。</P>
大军压境,直接下达旨意要求苏杭地区移民。</P>
苏杭地区的地方官无条件服从。</P>
否则,以谋逆罪论处。</P>
直接换上朱桢的人担任。</P>
这一招狠就狠在大军压境,不然事情会很难办,还真有可能激起民变。</P>
因此,看着那黑压压的大军,苏杭地区的百姓都沉默了。</P>
一些在苏杭地区本就活不下去的百姓倒是很高兴,回到窝棚之中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去报名愿意移民。</P>
当然,有人愿意,自然也有人反对。</P>
比如那些世家大族。</P>
这些世家大族与商帮不同的是,他们家中有读书人、有士子、有官员…</P>
所以,他们很骄傲、很自豪、也很自负。</P>
他们得知要被强行分家移民后,爆发出了强大的反抗力量。</P>
组织了几千家丁抵抗。</P>
但没卵用,当朱桢发明的燧发枪黑黝黝的枪口抵着那些家丁的脑袋、</P>
当一颗颗手雷在那些家丁人群中爆炸时,这些人都跪下臣服了!</P>
没办法,时代变了,大人时代来了!</P>
朝廷掌握了恐怖的大杀器,让他们这些手拿棍棒造反的落后选手无法反抗。</P>
最后,苏杭地区的世家大族有一半被分家移民各地。</P>
朱桢没有丝毫的手软,有些东西或许会被人辱骂,但却不得不做。</P>
被人骂一时无所谓,只要能平衡各地人口,加速大明恢复发展即可!</P>
朱桢也想清楚了,既然都做了,那就干脆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