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大明的结局差别不大,只不过中间有些一样的小出入而已,就比如对半岛和小岛的收拾时间顺序和方式就不太一样,有的一个人都不留,有的留了一点发配海外种地挖矿去了。
猪猪陵墓的文化话语权突然换了主角固然是爽文,但是几个明朝在对邻居的态度上,更让小白爽度飙升。
一直也对明朝没什么感觉的他,现在忽然就觉得大明真是帅气,人狠话不多,他喜欢。
至于蒙古,现在就没有什么内外蒙古了。
以前蒙古是大明觉得不能种地没用,不太想要的土地,但是几个时空几代人后兜兜转转,蒙古人在北边沙俄斯拉夫人和南边大明人中间,还是觉得就算祖上有仇,跟着大明也会好过一点。
所以,都一家人了,你们大明在黄河边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城,要不再往北推一推?
是的,几个明朝时空里,都有出现明朝特色的绿色长城,不是大明主导,而边境和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百姓,自发的植树造林,培育防风固沙植物和种植方式,一代代人努力改变家乡的故事。
在大明有钱了以后,朝廷里也有好的官员注意到了他们,开始拨款、给奖金、给荣誉,帮忙去引进外地植物试验种植。
自己家的草场草越来越少,南边人种的草都种上沙漠,有边境军队的火枪火炮,又不能强行赶着牛羊去啃人家的草,蒙古也眼馋很久这些绿色长城了。
小白看的想哭了,这些大明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也没有忘记家乡,一代代人都在努力种树,想让家乡都变成绿色。
哪怕换了个时空,这也都是家里人。
不同于自己时空近代史以来的艰难开局,有几百年大明教育、循序渐进工业化和海外种植园、矿业公司托底,有工厂有资源新中国开局只是没有那么富裕了,人民战后需要休养生息,不至于一穷二白。
这个几个大明朝结局大差不差,红色新时代后基本发展相同,在新时代开局还算顺利的时空,最有意思的,当属中苏往事。
小白世界的阿中哥很新,又新又穷,要什么什么没有,前期那是纯靠老大哥帮助,这个世界的阿中哥,和阿苏算是新时代同时亮起的两束火光,都是平等的好同志。
从大明动乱过来的阿中,传统纺织业、化肥制造业和农业都还强势,还有美洲王朝赠与地的资源补充,教育更是没有断档,传统的和科学的什么都有,政治形态一变化,就是开足马力搞生产。
前期阿苏刚成立,工业是有,但是农村就没有什么变化,在工厂开启大规模拖拉机生产之前,粮食都是靠阿中支援的,后面更是眼馋阿中的农业技术,派人过来学习。
农业之外,阿中的其他轻工业和重工业也在努力发展,大家一起努力攀科技树。
德三怼到阿苏家门口了,靠着阿中兄弟的支援,这次苏联红军至少物资供应上没有那么缺乏,来自远东的食物与药品源源不断的送到前线。
大明拿到辽东黑土地那片,也不是没有去拿东西伯利亚地区,但是管理开发成本太大,就是占了一点地。
现在新时代了,看阿中这么支援,还在和德三刚的阿苏也愿意大家一起修路联合开发,合同签了,好他继续干仗去了。
小白世界是老大哥支援阿中哥,很多事情阿中哥也是刚开始啥都不懂,这上面话语权都是在老大哥那边的。
这个几个世界有了不一样大明打下的家底,那是外面的资源,里面的人才技术啥都不缺,和阿苏合作都是很公平的,双方一起出钱出力。
不过因为阿苏还在怼德三呢,很多重要研究工作就都放在了阿中家,充足的物资供应,对新朋友和人才无微不至的照顾,一度让来阿中家出差成了阿苏专家们的抢手差事。
没了小日子,不代表周围就很安全了,期间国土面积只有小白记忆中一半的阿美,也试图来前大明的海外根据地插一脚,但是无论美洲、东南亚还是南半球的独立大陆,都给阿中扇回去了。
海战、陆战、丛林游击战,还是没有避免掉的战争,让一些人失去了家人。
靠着这个战绩,一时之间其他小国纷纷想来东亚认个大哥。
后面中苏两边对发展方向有了冲突了,也是天天开会,拍桌子对骂。
这边骂他们搞霸权,那边骂这边搞资本,两边那边骂得脸红脖子粗,武力值又都够,边境小有摩擦,但还算和平,就是很多合作全停了,贸易往来也断了。
直到阿苏要解体了,这次,这些个世界的家底够厚的阿中赶上了,带上外汇储备和食物商品要来帮忙,也没有再被挡在办公室外面了。
只是现在的阿苏,不分家也不行了。
那来都来了,东西也都带过来了,开会商量商量,看大家分家以后都怎么发展吧,带来支援苏联的这些外汇储备和工业产品,你们这些加盟国又要怎么分。
完全可靠又可信的第三方坐镇,解体也没有那么的突然又动荡了,解体后的成员国门,也没有陷入到骤然突变的乱局之中。
因为有阿中这个同时期的另一个例子,全世界的同志和阿苏内部也都只是认为阿苏路线不对,没有人怀疑大家共同的理想,解体后还是红色政权的不在少数。
黑夜里,联盟的旗帜降下了,红色的旗帜却仍旧在高空飘荡,几位导师的雕像也没有被推倒。
看着熟悉的新闻记者播报着不太熟悉的旧新闻,小白捂着胸口,第一次有了不想走的想法。
苏联没了,共产主义却还在,加盟国们有的改换门庭,有的仍旧坚持理想,全世界的无产主义者还在努力奋斗……
太美好了,是一个做梦他都不敢想象的世界。
前路漫漫,要抵达理想还有很多数不清的困难,但是这一次,一起努力的同行者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