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四个命运被改变,但还是被时代和人民淘汰的大明,有了家底的阿中哥和阿苏以及南哥的故事,翻得小白停不下来。
没了苏联,还有不少红色的共和国,也没有了南斯拉夫大使馆轰炸事件。
只是南斯拉夫内部不平衡的经济发展和民族矛盾还是无可避免,国家还在,但是发展道路仍旧坎坷。
花费好几个小时看完了新世界全球红色的发展历程,小白长舒一口气。
想去看点有意思的剪辑,结果一点开软件,《最后的封建王朝:九子夺嫡到大清覆灭》就上了首页推送。
小白也没当回事,清宫剧的剪辑嘛,多了去了,就是封面的演员好像都没看过,进去看看。
结果里面的内容居然不是那种配音乐的剪辑,而是文字加台词,快速讲历史事件的。
几个热门夺嫡选手依次出场,拉出来溜一圈后,就是康熙废太子,然后天空开始出现异象。
小白陷入沉思,这是史向剪辑没错吧,天上哪里来的封建迷信?
反正天上出现的少女身边堆满了书,与此同时,是从江南到草原,新疆到东北,这些地方的人纷纷抬头,有的拿纸笔,有的拿树枝、石头,开始写起了简体字和基础加减法。
海边,一个青年戴上斗笠,走进了即将远航的大船;某个冬天城墙的角落,一个小乞丐吃起一碗泡面;皇宫里,几个政敌坐下来一起共事,一条条政令往外发,年老的康熙桌上堆满数理化公式和水稻种子,废太子开始配药给人把脉。
玄幻的一幕过了之后,更玄幻的场景是海边上出现了一条船队,那个出海的青年头上留着辫子,带回来的人却还穿着前朝的衣服,束发戴冠。
京城要改革的政策下发至大江南北,不愿意被割的乡绅和底层被层层盘剥的百姓齐齐造反,战火开始在南方点燃。
起义的百姓,各地被屠戮的满人城,底层旗人的贫困,边境也不在安分的蒙古与东北,整个大清内外交困。
军队从南打到北的过程,也因为南方土地的划分,地主乡绅们又害怕了起来,主动去向清王朝投诚,难以忽视的阶级矛盾第一次被彻底揭开。
清王朝被推翻后,又出现了几个割据势力想要称帝,但是已经没有百姓想要皇帝了。
内乱之后,花了好十几年的时间才稳定下来的国家,开始恢复内部生产,有计划的开始一步步走上工业化,发展科学,把鸦片船烧了,赶跑了外来的敌人。
只是发展早的资本主义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在欧洲战火燃起来了之后,红色依旧席卷了这片大地。
有大清让人不开心,但大清早死是个让人开心的消息,不再有清条约、屈辱史、百年国耻,国人去哪儿都能骄傲抬头,这又是更开心的一个消息。
心满意足的小白安然闭上双眼,等在睁眼的时候又是掏出手机,很好,所有的历史还是他从小学的那些,一点变化都没有。
之后一连好几天,小白在没有穿越过了,虽然心里有些怅然若失,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就比如想想要选什么毕业课题。
只有辅导员发布消息的班级群里,突然间就有个同学转了个新闻视频号的消息进来,几分钟了,也没撤,并且班级群里开始刷起了消息,一水的都是震惊、质疑、活久见的表情包。
好奇的小白点进去,他人也石化了。
[黄沙漫漫,远处又能见到点点绿色的戈壁上,天上直升机盘旋,地上各种车辆来回奔跑,已经拉气线,运了钢筋铁管来搭大棚。
穿着正装的女主持人出现在镜头前,手持台标话筒,正经开始播报新闻。
“现在是2027年4月20日,北京时间上午10:45,我现在所处的地方位于我国甘肃省玉门市……
4月5日,xxx建筑公司在承包开发区里作业,挖掘机挖到了一个地下通道,有工作人员下去查看,发现一个青铜刻文酒爵后,紧急报告当地文物行政部门。
经工作人员鉴定,该文物应属东周时期祭祀酒器,当地政府立刻派人进行紧急保护,上报国家文物局。
4月7日,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已经到达现场,进行保护性考古发掘。
目前,已经出土了东周时期祭祀器皿,还有战国各个国家祭祀礼器,包括青铜器、玉器……”
主持人介绍完,带着大家去拍摄现场,已经搭建起的高科技考古棚。
不同于以往考古的土坑泥坑,这个考古现场,是专家们在情理被黄土掩埋的各色器皿,还能看到似乎这里只是一个空间,被挖掘机铲断的地方,把黄土都清理掉之后,露出了四四方方的道口。
穿着整齐装备,还自带吸氧工具的工作人员提着灯,大家小心走进去,发现里面四周都是方方正正的秦砖,再往里走,两边墙壁都开凿出洞,摆放着被卷起来,整整齐齐的竹简和布帛。
墙上还刻下了这些书的名字,或者书所属的流派,从二周史,到春秋战国不同国家的史书,诸子百家不同学派整理的书籍,码的整整齐齐。
工作人员惊呆了,主持人看呆了,摄影机更是明显一抖。
“期待我们工作团队的考古发现,现在先把时间交给我们的工作人员。”主持人最后倔强着对着镜头说完,连线直播赶紧换到气象频道,新闻到此结束。]
小白恍恍惚惚。
他仔仔细细翻阅自己时代的秦朝历史,发现上下几千年还是那几千年,秦皇陵的发掘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新闻变化。
这到底什么情况?
班群里跟着发了一个呆滞的表情包,小白去搜索新闻,不出意外,网友已经在下面开始大团建了。
-我看见了!二周史,齐楚燕韩赵魏史,连晋、吴、越都有,还有诸子百家的标签的书!!!
-能考古出东周和先秦礼器,这还不是个墓穴,地下藏书室是吧?
-谁地下藏书室放祭祀的礼器啊,这真不是藏书室
-放出来,快放出来,我还要看啊,我好像都看见杨朱的书了,那么厚一大卷,整整好几卷呢!
-考古团队加把劲啊,我几年就要看到这些东西摆进博物馆!
-三天,我要看到这些书都上了百亿补贴
……
先秦的墓不少见,能挖出带字的青铜器虽然很珍惜,但也不是没挖过。
但从两周到先秦,有名有姓叫得上号的国家史书,诸子百家目前已知最多的文献……这不是一般的宝贝,是国宝!
玉门小镇外的戈壁上已经临时搭建起了简易房屋,电线信号全拉过来,附近的武装力量也到了现场防卫。
考古团队花费整整一个星期,确保这些宝贝东西不会氧化变坏,把它们用最先进的技术保存起来。
后面就是古典文献专家们来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