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可是知道,大清对外的不平等条约都整整签了343条,别的条约更是数不胜数,整理这些条约都有专门的研究,清条约名不虚传。
该感谢中国国土够大,家底够厚吗,能让大清这么造作。
刨除掉厌恶情绪,他也不得不承认,在全都是伸手捞钱的清廷里,赫德的海关总司还真就是能给清廷收上来钱的。
至于代价,除了清人面子上耻辱点,未来民生差点,他们还有什么损失呢,代价也都转嫁给底层承担了。
虽然可能想的过于悲观,但道现在为止,嬴政也不敢保证在自己驾崩之后,到底大秦的结局会如何。
他希望的,是不会和既定历史一样,二世而亡,带着暴秦之名,瞬间就土崩瓦解。
多撑一段时间,就算没了,也不要没得那么憋屈。
长安。
未央宫,通过不同的三个人,以另一种角度看到大清瓦解过程的刘彻也很忧虑,但没嬴政那么忧虑,更多的是抄作业和避免错题的兴奋。
虽然不肖子孙也很多,但是没关系,他也不在乎未来儒家群体会不会上位,自己名声差点无所谓,治黄河、收百越、驱逐匈奴,现在他需要干的事情更多了。
什么秦皇汉武,既然后人都是汉人了,那就以后想起皇帝就把前面的去掉,只记得他汉武就够了。
洛阳。
北宫,从灵帝开始的三国历史一直都是悬在邓绥头上的一柄利剑,但刘隆活下来了,就是给邓绥最大的一剂强心针——历史是可以改变的。
至少在他们这些世界,有了天幕,也有了可以改变历史的可能性。
医学院得到了朝廷上所有人的支持,能研究医学,就能研究细胞学、植物学、遗传学,还有张衡在教导的天文地理物理的科学院……
她的时间有限,比起历史上另一个已经被验证过的错误,没想过自己登基的她会养大刘隆,把他教导成一个优秀的汉家皇帝。
三国。
魏都,看着季汉和东吴似乎又联合起来的奏报,曹丕也很头疼。
该庆幸就算姓诸葛,主播也没有给诸葛亮送什么科技和物资,不然高悬的天幕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现在三国唯一的默契,可能就是如果曹魏在收拾那些外族人的时候,季汉和东吴不会出来搞事。
头疼完,曹丕决定处理完公务继续写诗,一水的不是夸主播就是夸那些后世的伟大人物。
他总会有能给主播的一天,就不行他曹子恒这么高的文学素养,不能换来他诸葛亮弄到手的几本书。
我之前可是可是看过某个短视频的,某个认定是我的书法真迹也失传了是吧,我很乐意给主播写上个十几二十张,我爹写过的那些东西也存着,给你,都给你。
建业,孙权也拉着诸葛瑾在声泪俱下的抱怨,怎么人家北边有建安风骨,西边有《出师表》,就他们东吴文坛不太起眼。
都是姓诸葛的,既然诸葛亮不是主播直系祖先,他一直坚信诸葛瑾应该就是了。和你后人搞好关系啊,别一天天就让你弟弟吃福利啊,子瑜。
而被邻居惦记的季汉,现在炼盐生产线已经搭建起来,蜀锦也开始试着小规模手工作坊化了,最近重点任务就是忙活着种田屯粮。
唐。
贞观朝,从来就只把李承乾看做继承人的李世民最近在继承人问题上,已经成了李渊活久一点看笑话的源动力。
如果有些历史还是命中注定,那李渊觉得,他李唐的第一个女皇,可以在未来历史上由他教导出来。
想象一下未来后人们对李唐关系的疯狂猜测探寻,李渊觉得,《朕的前半生》这本回忆录他还能多写多印!
现在大唐是好是坏都和我没关系了,继承人问题我也再也不用思考了,至于未来的均田制、世家、藩镇什么的,你就加油吧,老二。
经常换年号的李治现在也要支棱起来了。
大唐要干的事情太多了,主播带来的机遇不止是他们大唐朝廷有,大唐世家同样能看得到。
如果可以,能想方设法找主播买个药,救一救他和弘儿最好,如果他和大儿子还是没了,剩下不成器的几个儿子,就必须现在也培养起来。
外面的人和皇后,到底权力给谁他不需要考虑,就一个底线要求,登基的话别改国号了,反正后人也都把你看做李唐的皇帝,咱别折腾了。
武周朝,年纪本来就不小的老太太现在也是和另一个时空的李治一样,为继承人问题烦恼不已。
还政于唐可以,但是被神龙政变不可以,武周变回大唐之后,怎么能不重蹈覆辙,稳定的再经受几代皇帝很重要。
建立科学院大力发展科学,想办法提高基础的农业生产力总是没错的,但是她还需要考察,选出来一个能稳定执行她政策的继承人。
宋。
可能每个皇帝的宿命都是纠结继承人吧,赵匡胤也是如此。
筹备的军校已经建立,在北伐收了北汉之后,他决定不能和之前的历史一样,收兵权受的那么狠,老兄弟们也不能去颐养天年,都去军校做教官吧。
给钱,有名声,权力又不大,但是每年都有学生让他们忙,没有传统的师徒情谊能培养。
军校马上就要正式招生,终于酒喝够了,这辈子都不想再碰酒的他是校长,也定期有课。
至于几个赵家的二代三代,统统扔去军校,做不到后世军训一个月就能长途拉练,那就三个月,练去吧。
经济民生要发展,科学要发展,还需要时不时舔着脸去找李煜,拜托他多写点作品,主播喜欢。
另一个北宋时空,赵煦也是把弟弟带在身边,在所有人都求着他好好养身体活久一点的时候,他已经压力大到很想死一死了。
现在北宋药丸的信号太强烈了,哪怕没了赵佶,金人、蒙古人也让内部变得极其紧张。
更别说大宋被挑开了严重的三冗问题,每年交那么多税百姓发现自己的税养了一群无用的官,愤怒可想而知。
如果这几年北宋朝廷不能缓和内部问题,压住不断的起义,北宋在金人南下之前,很可能就先换了一个政权了。
明。
洪武朝,现成的永乐大帝和宝贝的大儿子,朱元璋肯定朱标。
但是永乐大帝和没用的孙子,他是不需要纠结的。
所以现在无论是他还是马皇后,目标都是让朱标身体健康。
但是现在大明政策全方位都在转变,北边的蒙古要继续打,东边的海也在开,在大明还能科技碾压全世界的时候,主动开启大航海去链接世界,未来又要走什么样的道路,他们也还需要筹谋探索。
永乐朝,大船已经造好的朱棣现在正做物资准备工作呢,他未来的目标已经看的很清楚,美洲可以不拿下,但是必须要有他大明的影响力。
东边隔着海的邻居可以不用存在,半岛看表现,但是他爹被人哄着给了那么好的名字可以收回来了,还是遵从古称,叫回他们的新罗吧。
至于东南亚,他眼里大明预定好了的资源补给站,决不允许有什么西洋人染指。
收拾东西去找马铃薯和玉米吧,三宝!
正德朝,每天自己试着配炸药的朱厚照觉得他还需要再忍一忍,再看一看。
嘉靖的故事给了朝里的大臣们极大的震撼,没了朱厚熜,他们也不敢保证以后又来了个什么。
至少目前他们这些大臣还没和皇帝闹翻呢,只是时不时劝诫他别贪玩而已,还能凑活就凑活吧。
跪皇帝也就算了,未来的日子如果还跪山海关外的人,对着他们叫主子,目前还能站一站的官员们也不想那么快换东家。
嘉靖朝,张璁现在天天去堵皇帝,必须摆正他不能堕落,怎么着大明也必须变法。
压力很大的朱厚熜真想给自己修个万寿宫搬出去住算了,但是经过那部电视剧的洗礼,现在他再想修道,之前不管这事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拿出祖训出来了。
毕竟是永乐皇帝在另一边亲口发话的,这祖训再新也得认。
总之,整个大明朝的佛道宗教产业都经历了一波严重打击,信徒还是有,但是现在信徒已经不求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的。
想成名,那就许愿自己先抽中每天直播的幸运儿机会,上去无论是骂皇帝、展露才华还是暴露特殊癖好,都保管他一页成名。
想暴富就更简单了,每个月幸运儿书单抽奖,抽到了有的是人愿意买,因为抢书的会被系统关闭观看直播资格。
还求佛呢,落伍了,不知道现在流行求主播吗,那个大宋人送主播的木雕,现在各个朝代都有仿制的,大小不一,主打的就是摆在家里许愿。
至于大清,在东南沿海,出去的孙酉带着在外生活的同胞回来,指着天幕问道:“你看到了吧!”
对他说的话还是将信将疑的同胞呆愣愣看着天幕上,震惊的都忘了点头。
看他这样,孙酉就大笑起来:“你看,你能看见,说明系统也判定你的身份还是华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