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六(1 / 2)

[没吃郑、何二人的庆功酒,马宁远带着自己的官服官帽来到了总督府,向提拔自己的恩师胡宗宪表达心意。

他的眼里,罪都是他来顶,死他一个没关系,只要胡宗宪能不被上面追究。

这番话大义凛然,也是忠心耿耿,却让胡宗宪听得气到直接给了他一巴掌。

“你知道朝廷的水,有多深吗?”

胡宗宪拿起学生马宁远的官帽轻轻抚摸,犹如抚摸他的头颅。

斥责马宁远却始终没有等到他交代幕后主使者的胡宗宪对他彻底失去耐心。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

感慨完,他让学生进去后面躲着,因为郑、何二人来了。]

刘彻抬起头,对着马宁远发出点评:“天下间一等一的蠢货。”

开始是就没摸透自己老师夹上官的胡宗宪心思,这是小蠢,当胡宗宪说出自己的立场原因后,他还对郑、何二人的话偏听偏信,帮着干了水淹九县的事,这是大蠢。

现在胡宗宪都跟他话说的这么明白了,他还以为自己知不可为而为之呢,嘴上道义凛然,却始终不肯把胡宗宪猜到但要确切证明的话说出来,这是蠢中之蠢。

公孙弘嗤笑:“这义正言辞,一副大义凛然、舍我其谁,士为知己者死的模样,要不是知道他干了什么,还真以为他是个慷慨悲歌之士呢。”

以前公孙弘最恶坏人,现在发现,比蠢人和坏人更恐怖的,是不知道自己有多蠢有多坏的人。

马宁远不懂京城朝廷到底是什么样的格局,不懂胡宗宪的心思,懂自己都做了什么坏事,但是毫不在意坏事的后果,还以为自己了不起帮了恩师大忙呢。

又蠢又坏!

有燕地的人抗议道:“我们燕赵之地,可做不出水淹九县这种事。”

就连汲黯也骂道:“竖子,更不如狗彘矣!”

他难得骂的这么脏,但是周围人都能理解,连刘彻都心虚的不敢说话。

之前雨季黄河在濮阳瓠子决堤,十六个郡都被冲了,刘彻知道后就让汲黯和郑当时主抓这个事情,但是他们这时候的的能力不能和后世比,一直就没解决。

被冲的是南边,田蚡的地都在北边,他的地没事,也怕治水会淹了他的地,他还劝说刘彻黄河的事人力搞不动,放弃吧。

不过好在有直播,刘彻不可能放任黄河不管。

汲黯想起了可恨的田蚡,在看这个马宁远,越发厌恶。

哪怕是田蚡,他也没主动去淹田呢。

桑弘羊也对马宁远一言难尽:“哪怕他做事情之前和胡宗宪说一声呢。”

这么重要的事,到底他怎么认为自己就做的是对的,能一个人扛下来呢?

沉默的卫青也抬起头,冷冷道:“他说自己家人都是老实巴交乡下人,请求恩师庇佑的时候,可否想过被他淹了九个县的百姓,也是他口中的乡下人。”

卫青做过牧童,长大了是公主府骑奴,他知道真正的底层人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的,那就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电视是虚构的,但是整个故事的逻辑都是成立的,各种人的性格也太真实了,让他们感觉自己好像真的看到了某个世界发生过的某些事情。

也因此,里面很多人,很多事看的他格外愤怒。

东汉,邓绥叹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这位胡大人,是真正的肱股之臣。只可惜……”

只可惜,无论是他忠心的弟子马宁远,还是太监杨金水,严党同僚或者清流官员们,谁都觉得他是在给自己找退路,没人觉得他是真的关心百姓和社稷。

这才是最令人感到心冷,也让邓绥觉得恐怖的事。

不管是哪一方的人,正是因为他们都掺和在党争权斗之中,他们都不在意百姓和社稷,不在意大明,顶多想想上头的皇帝,所以他们才理所应当这么去想别人。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成就’,难以区分。

不同时空面对的问题不一样,至少她所在的东汉是没有这么严重的党争的,但这也让她警惕,警惕她大汉也有这种挖大汉根基的事。

[郑、何二人在去见胡宗宪前,还和杨金水、沈一石对话了一番。

分洪让一个淳安,半个建德没了,其余七个县的土地却都完好。

根据沈一石的账,灾县的田十石谷子能买一亩,没淹的田少说也要四五十石谷子。但是郑、何二人这时候连买田比预计成本要高的事都不担心,更担心的是胡宗宪倒向裕王。]

赵匡胤看的都很无力:“都这种时候了,他们还想的是党争,这都些什么大臣?”

商人眼里的是麦田比预计成本更高,杨金水作壁上观,只管改稻为桑顺利进行,而两个浙江大员眼里的就是立场。

这出场的这些个人,除了胡宗宪,就没有人真的在意百姓和朝廷的。

已经彻底不敢去想皇位,生怕自己还有自己一脉后人都被钉上历史耻辱柱的赵光义小声道:“不,主要他们也不是担心胡宗宪背叛严党,是担心胡宗宪倒了那边把他们供出去。”

赵匡胤和赵廷美对视一眼,觉得这个猜想更不做人,但是赵光义提出来的,信他。

尚且都是家家有地的村子,村长在磨盘边上提醒看剧的大家:“看见没有,除非实在是天灾打仗活不下去了,否则卖什么都不能卖地。

再有钱的人,也都盯着我们手里的地!”

“不卖、不卖,打死也不卖。”被电视上毁堤淹田剧情吓到的村里人连连点头。

田地对他们的价值,他们从来都清楚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