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讨论两句,他们就继续沉浸在电影剧情里了,剩下张衡还有其他一些人心痒痒的, 很想知道这是三号预案,那其他预案呢?
集结了地球上所有资源整合而成的预案有多少个,都是什么内容,他们真的很想看一看。
[地上开始救援,天上空间站也启动低功耗运行模式,即将切断通讯,所有人都要去休眠,刘培强拨通了岳父电话,让moss给他们定位了最近的济南避难所。
低功耗模式下空间站会调配全部资源协助地面救援,开启了全球网络覆盖。
正要赶往济南的一车人路上收到通知要原地待命,姥爷却违抗命令,直到被逼停。]
有人疑惑,为什么姥爷没有第一时间停车执行任务,派出所里贿赂的事就算了,算是小问题,这种全球通知的重要时刻,他怎么还敢乱来?
只有上了年纪,儿孙都在的老人才能理解,命令固然重要,车上他的孩子,也同样重要。
执行任务生死难料,姥爷保孩子的行为,是他们都能理解的。
对后世科技稍微有点认知的人,则是为空间站的协助模式感到惊叹。
覆盖全球的网络多耗费能量,是个什么科技不说,一个中央系统快速定位调配全球资源,还是在这么要命的危急关头,这个运算能力实在是惊人。
还有救援小队全员穿的机械装甲,一个医护中校穿着它都能轻松对抗成年男人。
这个装甲和运载货车一样,成了军事科技爱好者们的心头肉,越看越喜欢,羡慕的不得了。
喜欢到自己画图的朱厚照问小太监:“你说,这个东西是电影里虚构的,还是后世真的能做出来?”
小太监是在小皇帝许可下读书认字的,他思考过后,觉得只要科技发展,这种装甲迟早能做出来,至少那个侦查无人机,主播她们那个时代都是已经有了。
[看过黄浦江沿岸的繁华,再看这些被冰封住的城市建筑,大家都能猜到这是遭遇了什么。
不同于北京,上海市室沿海城市,应该是遭遇了海啸,又遇上了低温,城市就这么被冻住了。
姥爷在那里给孩子介绍这座城市,讲述还在地上那时候生活的点点滴滴。没有这个经历从小就生活在地下的孩子听得沉默,还记得地上生活经历的刘启和车上的大人一个个红了眼睛。
是啊,这个被冰封的城市,以前多好啊。]
这些戏份里,大家也明白了刘启那么抗拒父亲的原因。
作为刘培强的孩子,特惠人员刘启不用抽签就能进地下城,监护人确实只能有一个。得了癌症的母亲被放弃了,岳父韩子昂作为监护人带着孩子去了地下城。
生命当然是不能有轻重衡量的,只是现实摆在面前,地下城无法接纳那么多人,时日无多的妻子和身体健康的岳父,他必须做出选择。
既然决定了不会让全人类和地球陪着太阳一起去死,那选择流浪这条路的时候,就注定只能活一部分人。
八十多亿的地球人只剩下35亿进了地下城,刘启的母亲也只是死去的几十亿人之一。
在地球生死关头的大灾难面前,个人的死亡看上去似乎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受木星引力影响,上海地区通讯中断,亚洲 太平洋板块出现断裂,全球二次强震。
天上求救的飞机坠落,地上的运载车也加大马力躲避塌方掉下来的冰块。
太空之中,地球的大气开始被木星捕捉,空间站却开始载入撤离程序,让刘培强大骂moss叛逃。]
看到这里,天幕下的大家哗然声一片。
“空间站撤离了,他们就不管地球和地球上的三十多亿人了吗!”
“我就知道,当官的什么事都没有,他们就把普通人都赶去送死。”
“他们说要这个计划,就建了地下城,把人都赶进去,任由另一些人去死。现在遇上难事了,他们就要拍屁股走了,地球上留下的人死活他们才不管!”
观众们到底还是生活在封建王朝,不是后世,看见什么下意识的都是和自己身边的一切参照对比。
看到空间站的行为,想的也是普通人被官老爷们放弃了,他们要自己跑掉。
骂声一片的茶楼里,也有人试图理性分析。
“各位,各位安静一些,未必是如此!空间站里都是领航员,也都是在上面服役工作的,空间站里没有联合政府的人,他们也都在地球上。
你们看,都是这个moss在调配安排,也没看到联合政府的人啊。”
这倒也是,有冷静下来的观众想了想,又提出质疑:“联合政府也要陪着地球一起死,为什么空间站撤离?没有地球补给,空间站上面的人也活不了啊?”
这个问题大家一起集思广益,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空间站撤离有什么意义。
同样在想这个问题的张良,想起了后世的航天历史,他有了个猜测。
即使空间站脱离,没有补给的它也注定走不了多远,上面的领航员同样是死,但是那个moss未必在意这一点。
很有可能,空间站里也有和从前宇宙广播一样的东西,都是地球的文明结晶,或许哪天就能被人发现了。
可是地球也没了,地球人类也没了,就算空间站侥幸被某个宇宙文明发现,地球文明的归宿也许是出现在外星博物馆的展览厅里。
就像现在的人类喜欢恐龙一样,地球文明也被其他文明那么喜欢着。
可这样的结果,张良越想越觉得毫无意义,连救援小队拼尽全力运载火石的行动,都让他看的越发迷惑起来。
难道是只有空间站才知道,地球人都不清楚?
那联合政府呢,他们应该是清楚的,为什么还要安排人这么尽力去启动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