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英国东印度公司下(1 / 2)

[尽管有着禁令,但所有人都很清楚,禁令早晚会因为越发猖獗的走私和东印度公司在议会强大的游说团队而解除。</P>

于是在英国本土,针对棉布生产的投资开始逐步提高起来。</P>

1765年,哈格里夫发明珍妮纺纱机;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织机;1779年,克林普顿发明骡机;1784年,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次年就被运用到棉纺织部门……]</P>

连上了,珍妮纺纱机、蒸汽机还有工业革命,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生产再赚取利润。</P>

不少人对那个讲英国的纪录片念念不忘,因为叙事宏大,画面和配音搭配看着就觉得很正规。</P>

可是在这个视频里学者的口中,他们敏锐发现了故意被纪录片隐藏的诸多细节。</P>

比如他们西洋国家对外的殖民掠夺;还有优秀科学人才的诞生不是所谓的科学理性,宪政制服,而是生产实际的需要——</P>

为了让英国本土能有替代来自印度手工业的棉布。</P>

不同的叙事方式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很清楚文字力量的人稍一思索,就发现了其中的不对。</P>

那些人,在试图美化甚至扭曲自己过去的历史。</P>

尽管他们的所作所为让中原士大夫们都会骂一声蛮夷,但他们脑子里的蛮夷,可都没能力和手段去做这样的事情。</P>

联想到后世还在战火连天的动荡,后世的境地,比他们想的还要严重。</P>

[尽管英国本土靠着工厂也开始大量生产棉布,但印度手工棉纺织业是深入印度社会最基层的传统产业。</P>

庞大的棉纺织作坊,手艺精巧的工匠,印度棉布仍然是比英国棉布更加物美价廉的商品。</P>

面对这种不利的竞争局面,东印度公司选择在印度棉纺织中心孟加拉,制造大饥荒。]</P>

制造什么?</P>

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听完都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P>

刘彻猛然起身,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P>

“那些西洋人疯了吗!”</P>

前头的大秦怎么没的,他们汉还历历在目,对于普通人的力量能有多大,他们是有着清醒认知的。</P>

他们这些个统治者很清楚,不管赋税收的有多重,只要不至于让人活不下去,笼络好该笼络的人,就不需要担心别的。</P>

吃不饱饿死人也算是他们这些朝代的常态,但是饥荒,还是人为制造的饥荒,怎么听都是那么的恐怖。</P>

饿死的那都是人力,没都饿死的那更是重中之重的威胁,那些西洋人就一点都不怕引起骚乱吗?</P>

他们是只管赚钱,压根就没想统治没错,但不治归不治,为了钱干出这些事情,他们到底哪来的底气?</P>

那些高出东南亚、南亚小国的武器?</P>

同样的问题,不解、震惊的人还有很多。</P>

唐初和明初都是才从乱世里走过来的,他们也是最为清楚民不聊生到底是什么情况的了。</P>

握着拳,不少人都对着天幕谩骂,有限的词汇都不足以让大家表达自己的愤怒。</P>

[1768年,孟加拉出现了夏季作物的欠收,1769年继续欠收。</P>

而为了供养庞大的军队和其他事务机构,东印度公司强行征收、存储了大量的粮食。</P>

当时加尔各答威廉堡的东印度公司总部已经收到了孟加拉会发生饥荒的报告,也通报到了伦敦,但其他人在意的都是税收的潜在损失。</P>

之前莫卧儿帝国在的时候,给农民的农业税是10%。东印度公司给孟加拉农民的农业税是50%。</P>

欠收的年景,农民们还要拿出一半的粮食上缴,各路投机商还借着饥荒的时机,大量囤积稻米,以便高价出售。</P>

在天灾和人祸的双重打击下,孟加拉变成人间地狱。</P>

而饥荒消息传到伦敦后,引发了议会上下的强烈关注。</P>

议会的老爷们关注重点,都是明年东印度公司40万英镑的税收能不能收上来,对一千多万人的死亡毫不在意。]</P>

至此为止,不同时空的古代观众们,算是能理解视频讲述者开头说的‘西方列强大缺大德殖民史’具体是个什么意思了。</P>

不管是英国还是荷兰、法国,那些个东印度的总督、负责人,每一个自身的存在都是足以挑战士大夫们道德底线的存在。</P>

更不提他们在亚洲的烧杀抢掠、竭泽而渔。</P>

而为什么中原王朝周边的国家在近现代一个个都遭受了那样惨无人道的光景,中原实力的衰弱、对待边境的战略收缩,还有错过大航海时代后科学技术整体的落后,都是重要原因。</P>

已经不用想了,想想都是一个让人郁结于胸的事情。</P>

[除了囤积粮食,导致孟加拉人饥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大量的土地都被殖民者用来种植他们的经济作物——鸦片、茶叶。</P>

鸦片不再多赘述,而茶叶,一直以来也是我国对外出口的大宗贸易商品,茶马古道更是可以和丝绸之路媲美的商业交通网络。</P>

当时欧洲的茶叶生意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什么价格自然由荷兰人漫天要价。</P>

不可能任由自己被荷兰人宰的英国人,从1689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绕过荷兰东印度公司,直接从我国厦门进口茶叶回伦敦。</P>

到了1750年,茶叶已经基本成为英国国民饮料。</P>

当时我们对外卖的茶叶都是压制茶,比如普洱茶这种,对茶叶的看管也很严格。</P>

于是毫不令人意外的,英国人选择了偷。]</P>

比起血腥的屠戮和人为制造饥荒,连偷取本国重要经济作物这种事情,他们听完都没有那么震惊了。</P>

茶叶种子,制茶技术,这些都是种茶地区人们习以为常的手艺。</P>

他们也没想到,未来某天,居然会被外国人盯上这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