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贞观年间。</P>
“生产力……”李世民默念着这个词,他觉得这个问题非常重要。</P>
神迹对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情况没有详解,但是也不算一概而过,讲到了蒸汽机,讲到了蒸汽机在各种方面的应用,讲到了最终的结果:生产力极大提升。</P>
还有例子,就是纺织品的产量提高了五倍——五倍啊!</P>
现如今,不,每个朝代,赋税之中都包含着布帛,不论是大唐,还是过往的王朝、或者日后的王朝,都不会放弃布帛这个日常必需品又能够充作货币的物品。</P>
而通常的布帛产出,一部分是普通百姓家中自己织布,一部分是大族商人大规模织布,而这些都离不开人力。</P>
离不开人力,一个人能够纺织出的布帛的数量是有限的,纵使手巧熟练的女性也不可能超出一定限度;而英国,依靠这个蒸汽机,就能增长五倍。</P>
这是在纺织方面;那还有采矿、冶炼……这两个行业,可都是能够与武器制造相关的!</P>
采矿速度更快,一定时间内能够采出的铁矿等各种矿物就更多;冶炼,大唐就已经证明了冶铁技术的提升最终能够带来的效果。</P>
英国……</P>
但是那个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改变……</P>
李世民陷入了沉默,他隐隐约约能够猜出来一部分可能发生的变化。</P>
毕竟,原本的生产状况发生了改变,英国又这么重视商贾之事,那,也就是说以往的、最起码在大唐、在中原一直以来都秉承着的重农抑商政策是发生了极大的改变。</P>
纵使不会变成“重商抑农”,起码也变成了两者并重,商贾、商业之事的地位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P>
而这样剧烈的变动,对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影响力毋庸置疑。</P>
大唐的世家大族,当然都有自己的商业、有依附于自己的商贾、有自己的商贸渠道,但这不代表他们非常重视这些事务,也不意味着他们会乐意见到商贾之事、商人的地位大规模提升——即使他们本身也有着自己的商贸渠道。</P>
大家都是以土地为本的,怎么能够抛弃土地,跑去干什么商贾之事呢?</P>
即使是商人,有钱了除了扩大自己的事业,基本上也都要买田置地,为家族积累一些根本基业啊!</P>
一旦朝廷国家的重心转向商贸,即使愿意带上那些大臣们,也意味着他们原本的资产会产生缩减,还有可能出现不能在新的环境中抓住机会、变得衰落的风险;此外,除了这些能够上朝,能够将自己家族的意愿传达至皇帝耳中的大家族外,全国上下,有多少大大小小的地主、多少大大小小的家族?</P>
这些土地拥有者,就是一个王朝的得以维持统治的根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