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朱元璋的智慧(1 / 2)

<b>inf</b> 叶云流跟随百姓来到城东,这里已经挤的人山人海。

毕竟国公府出售自家土地,这可是大新闻,谁不想来看热闹。

叶云流没有往里面挤,他只是亲眼来看一看此事的真假。

在外面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是真的就离开了。

之后他又去了好几个地方,确认勋贵抛售土地的情况。

事情是真的,可真正的疑问却并没有解决。

勋贵为什么会支持这个政策?

没想到竟然还能让他复出。

接到圣旨后,须发灰白的他跪在地上,久久不愿意起身。

皇帝勒令吏部,将这些人全都提拔进入户部为官。

“更何况他已经认错,这些年一直在忏悔……事情就让他过去吧。”

不过叶云流还是很快就发现了异常,并不是所有的勋贵和军方将领,都支持新政。

此举自然遭到了文官的集体反对。

朱元璋来到他身前,双手将他搀扶起来

“上下嘴唇还会打架,更何况是人。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莫要再提。”

“从而打破儒家对中枢衙门的把控。”

所以,读史书时对刘邦厚赏雍齿,他很是不以为然。

更何况,你把人杀了,还要提拔新的官吏上来。

连背叛自己的人都能原谅,这才是真正的王者啊。

——

正如上面所说,当李善长复出的消息传出后。

下面的勋贵和将领,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

背叛还能活命,已经出乎大家的意料。

“现在大明蒸蒸日上,咱又何必再斤斤计较呢。”

朱元璋是可以提拔一些听话的人,问题是那些人如果不能服众,提拔上来也没用。

看到这些信息,叶云流反而觉得正常了。

就在大家猜测,皇帝要怎么破局的时候,一道旨意传出

任命韩国公李善长为吏部尚书。

陈景恪还能说啥,只能连忙保证以后绝不再犯,然后赶紧转移话题

“您是怎么想的,为何把韩国公给拉出来了?”

只是启用了一个人,就解决了大家都认为解不开的死解。

当天几人全部喝的酩酊大醉,就在大家发愁怎么处置的时候,马皇后出面,命人将他们一块扔在了偏殿里。

这个事情的严重性,甚至已经超过了阶梯性收税。

朱元璋佯怒道“你心里还是怨咱的,连上位都不愿意喊了。”

即便已经退隐数年,依然对整个系统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李善长却说道“低调什么,怎么热闹怎么来。”

“伱提醒了咱,打破儒家把控中枢局面是早晚的事情,不能将这个问题留给标儿。”

朱元璋亲自出面掌控大局,先是利用户部尚书邱广安,将十几個官员下诏狱。

真正支持并积极配合的,只有公侯级别的高级勋贵。

朱元璋这才笑道“好了好了,都土埋眉毛了,还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

想到这里,陈景恪发自内心的赞叹

“英明无过陛下者也。”

虽然很符合人性,但你站在那个位置上却阻挠良法推行,被杀了也是活该。

洪武皇帝的行事风格世人皆知,很多政策满朝文武集体反对,他都敢强行实施。

道理大家都懂,但关系切身利益的时候,谁能那么理智?

即便那些人很大一部分是他曾祖父的学生,照样看不起。

李善长本人也同样不敢置信,朱元璋没杀自己已经很不容易了,没想到竟然还能允许自己复出。

李善长是大明行政系统的创建者,也是大明礼法的制定人。

大家都知道真实原因是什么,一时间朝野风声鹤唳。

老朱气喘吁吁的坐下,说道“再敢胡说八道,咱打死你。”

这些人要是出于公心反对新政被迫害,他肯定会义愤填膺,并积极营救。

部分勋贵确实在处理自家土地,有的是分家,将土地挂在子女名下,有的分给了族人。

也放下了心中的不满,开始主动推动此事。

陈景恪见他拱火不成反被揍,心里别提多开心了,然后一不小心就乐出了声。

还有的出售给别家。

问题的尴尬之处就在这里。

尽管被变相圈禁数年,可依然没人敢小瞧他的能力和影响力。

皇帝这么做,就是在掘儒家的根基。

但现在一切都不好说了。

李善长激动的再次落泪“陛……上位,臣……臣……”

朱元璋并没有接他的鸡毛掸子,而是顺手也给他来了一下

“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别以为咱不知道你俩好的穿一条裤子。”

“发请帖,给所有在京的权贵官僚发帖。”

老朱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人,能容忍李善长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可也没见谁去打听。

而能够服众,又能主持中枢衙门的官员,貌似只能从儒家里面挑选。

看着醉的不省人事的几人,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上次见面还是在应天府,一眨眼又过去了很多年。

开国公侯支持,大概率是和皇帝达成了协议。

罪名有的是对皇帝心怀怨愤,有的是贪腐。

还不等这些人去上任,锦衣卫再次出手,将其中半数擒拿入诏狱。

此举还顺带安抚了勋贵。

他是能震慑住文官系统,帮助计官和司法官,夺取户部、大理寺的控制权。

陈景恪也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

而是抱着头不停的喊疼“陛下,我错了,我不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我不但不低调,还要大肆庆祝。”

谁都没想到,皇帝会把他给拉出来。

这一次要死很多人了。

此消息一出,朝野为之震动。

“来坐坐坐,等会儿天德、鼎臣他们都会过来,咱们哥几个好好聚一聚。”

也就是说,能买得起的不敢买,想买的买不起。

朱雄英一缩脖子,连忙逃到一边,再也不敢吱声。

而且有他出面,阶梯性收税实施的难度也降低了。

“你就把我当个屁,给放了吧。”

事情很简单,杀。

并按照邱广安的弹劾奏疏,将户部侍郎在内的二十余名官吏,贬谪到云南、辽东为官。

或许他的治国能力有所欠缺,可政治水平绝对是站在人类巅峰的那一小撮人。

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尤其是文官群体,生怕自己突然就被抓了。

而且他丝毫不同情被抓的官吏,正如他看不起家乡的名士大儒一样。

老朱也没有再隐瞒,说道“那天你和咱说,想让计官掌控户部,还要挑唆司法官抢夺大理寺所有权。”

越是琢磨,陈景恪就越是敬佩朱元璋。

和他一样震惊的人不知凡几。

接着,他写了一封长信给家里,劝家族主动配合新政,否则必遭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