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了不会因为一二名朝廷大员,腐化堕落或者做出伤天害理的大事情,而导致大明地方秩序的崩溃。</P>
而陛下一意孤行,打破定律。</P>
让三司置于巡抚衙门之下,让一省之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成了,只能俯首听命于巡抚的属下。</P>
微臣认为这无异于唐末的节度使。</P>
虽然陛下说过,这四人是特例,四人之后,大明不会再有这样的情况。</P>
可微臣觉得,陛下不现在限制他们四人的特权。</P>
将来的事情,就不是陛下可以说的算的。</P>
先说孙传庭孙大人,他身为陕西巡抚,不想着去保境安民,平息日益猖獗的匪患民乱。</P>
反而一再威逼西安城内的秦王,和一众郡王。</P>
威逼他们交税,甚至敢于兵围秦王府。</P>
他这种作为实在,不当人臣之举。</P>
臣恐皇室权威损伤过度,世人对皇帝陛下丧失敬畏之心。</P>
会引起很多小人的觊觎之心,长此以往,国必生乱。</P>
再说洪承畴,此人堪称人屠。</P>
微臣竟不敢想,读了几十年圣贤书的洪承畴。</P>
他作为一个文臣,竟然比之武将还要嗜杀成性。</P>
先是巡视榆林镇长城防线,杀了不少将官。</P>
接着就是平定地方民乱的时候。</P>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坑杀了上万人。</P>
把整个陕北杀得血流成河,当地小儿闻听洪承畴大名,可止夜啼。</P>
微臣认为洪承畴性格上操之过切。</P>
朝廷对于陕西民乱,还没有主剿主抚的定论。</P>
他洪承畴就敢大杀特杀,他这不是在平乱。</P>
他是想把当地人都杀绝了,一了百了。</P>
没有人了,这大明的地方自然是安定的。</P>
他洪承畴也算是完成了任务。</P>
为难的是陛下。</P>
是以后巡抚的继任者······”</P>
倪元璐越说越激动,话语也越来越尖锐。</P>
“过了,过了。</P>
倪爱卿,如果这两个巡抚做错了什么。</P>
那一切都是朕的错。</P>
是朕让他们这样做的。</P>
无论是威逼藩王,还是杀伐过重。</P>
那都是朕的指示。</P>
朕在和两位巡抚来往的密折书信中,专门说到了朕对于陕西藩王和民乱的看法。</P>
如今这两份密折递上来,证明两位爱卿和朕之间,做事情的主见是一样的。</P>
好了,倪爱卿。</P>
你不要说了。</P>
治病必须矫枉过正,这样的时刻,那还能用那种稳妥的万金油方法。</P>
你说的那些弊端,朕心中有数就行。”</P>
崇祯稳住倪元璐以后,眼睛一转,看向了杨嗣昌。</P>
“杨爱卿,你有何教朕的道理?”</P>
“微臣不敢。”</P>
杨嗣昌还没有从中书舍人到左通政的职位上,过渡过来,脑子还是有点懵的。</P>
皇帝一句话,自己就从从七品跳到了正四品,从蓝袍穿到了红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