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思量了一下。</P>
“主犯抽筋扒皮,鞭尸七日,家眷凡有参与者,腰斩。”</P>
“九族以内,全部斩首。”</P>
“另外……,让人查查,此事和杨宪……有没有关系!”</P>
杨宪?</P>
朱棡心头微微一震。</P>
事情为什么会扯到杨宪的头上?</P>
不过随即,朱棡还是明白了一些。</P>
杨宪是文臣代表,处置文臣,他这个头头首当其冲。他不受影响,会让武勋那边不满。</P>
毕竟当初,李善长可是走的干脆的。</P>
但是朱棡觉得……光是一个杨宪,怕是还不够。</P>
真正想要让文官心甘情愿的俯首称臣,还得……,玩点小花样。</P>
朱元璋的口谕随即颁布。</P>
开封案以晋王朱棡为主审,刑部三司陪审,只能建议,不能做主。</P>
并且,一律处置,按‘大诏’进行论处。</P>
这个口谕一下发,就让百官心里寒了半截。</P>
大诏的残忍程度,在大明律数倍之上!当初乃是朱元璋专门惩治贪官污吏所编写的法律,可称酷刑!朱元璋这个口谕,就摆明了说,咱不希望杀得太少!</P>
……</P>
御史大夫詹微,刑部尚书周祯,大理寺卿李文台,以及主审的晋王朱棡从今天开始,都在锦衣卫镇抚司办案。</P>
并不是老朱不信任朱棡,让三司掺和。</P>
而是人太多,必须要用三司的官吏和地盘。</P>
而且,让这三人掺和,未免没有一个敲打的想法。</P>
詹微心里有些不服气朱棡,神色之中的冰冷表现的很是明显,在他眼里,晋王卖乖弄巧,完全没有半点贤王之姿,倒像是个……反贼。</P>
“诸位,既然都坐在这了,那咱们也走下流程。”</P>
“抓的人,怎么处置?”朱棡端着一本册子,边看边问。</P>
刑部尚书周祯此时会了意:“若是大明律,主犯斩首,其余九族贬为贱籍,流放三千里,九代以内不可回京、科举、务农、做工。”</P>
“若是按照大诏……。”</P>
一旁的大理寺卿李文台有些无奈道:“若是按照大诏,未免有些残忍,两千多人命……。”</P>
朱棡没有说话。</P>
而是目光静静地抬起,看着李文台。</P>
身为大理寺卿,无法会意朱元璋的意思,那这个大理寺卿就是百搭。</P>
周祯严肃道:“按照大诏,主犯凌迟,暴尸鞭尸,不可有人收尸,不可有人下葬!其余从犯当剐刑,剥皮充草,鞭尸七日,可葬于乱葬岗。其余一干亲眷,三族以内……夷三族!”</P>
这样或许残忍,毕竟这是近千条人命。</P>
但是这事太大了。</P>
大到快翻天了。</P>
就连朱棡听到这些话,心里也有些犹豫。</P>
不过他也很快想到,若是不严惩这些人,那么要不了多久,这种操作方式就会被别的人模仿,一样有人为祸一方。陶谦之所以能够在开封府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就是因为官官相护。</P>
唯有杀得人害怕,才能遏制一部分悲剧的发生。</P>
这时候,詹微霍然起身。</P>
面色铁青的道:“绝对不可!如此残酷之酷刑,若实施,那谁为朝廷做事?谁还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