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那不如你以身作教吧</P>
詹微愤怒,面色红润,嘴边的八字胡一颤一颤,愤愤不平的看着朱棡。</P>
周桢凝眉不语。</P>
詹微的强势让他惊讶和不解,不明白平日里表现如此沉稳的詹微,为什么会在这件事情上面犯糊涂。</P>
科举案在前,开封案在后,两件事已经彻底葬送了文官集体在皇帝心里的信誉保障。</P>
几日前,皇帝脱口而出的‘浙东文官’四个字,就像是瘟疫一样蔓延在朝堂之中,如今其他不属于这个团体的人,都在看热闹,看笑话。</P>
他们在等着这群掌控者的失势!</P>
一个派系没落,必将是另一个派系的崛起。</P>
如今浙东群体要做的,不是头铁的跟皇帝理论道德仁义,而是要保证这一次崛起的,不是淮西武勋。</P>
朝中两大派系,从朱元璋还是吴王的就在明争暗斗。</P>
起初是李善长和刘伯温之间的争斗,斗到最后,刘伯温败了,但是他败的起!在李善长扶持淮西文武登上中书省权力巅峰的时候,刘伯温毅然退场,将舞台留给李善长。</P>
而如今,李善长败了,他也毅然的退场,将位置交给胡惟庸。</P>
接下来,就是胡惟庸和杨宪之间的斗争。</P>
周祯气得是,詹微不懂得留存实力,保全有用之身。</P>
他御史大夫的位置,是浙东文官掌控权力极为关键的一环。</P>
毕竟御史这个位置,是两派斗争之中,进可攻退可守的利器。</P>
他怎么就不明白!</P>
怎么就要犯蠢呢?</P>
詹微目光无惧,全然一幅抱有必死之志的态度,颇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义凛然。</P>
朱棡反问:“若不严惩,那朝廷法度其非儿戏?”</P>
詹微高声道:“难道大肆杀戮,血流成河,以人头赎罪,就是法度?殿下,千余人之中,难道就没有无辜者?就没有罪不至死者?”</P>
“圣人之欲贵于人者,先贵于人;欲尊于人者,先尊于人。殿下若是认为杀戮就是处置案件的一切办法,那下官无话可说!”</P>
在场几人只觉得头皮发麻。</P>
连李文台都觉得自己是个脑残。</P>
自己搭什么腔!</P>
他就是礼貌性的感叹一下,结果詹微这厮居然还上纲上线的开始吐槽上面的人来了。</P>
这句话就是指责朱元璋不尊重人命。</P>
不尊他人者,人不尊之。</P>
可你这老逼登难道就没想过,这些人是犯了王法的?</P>
这老货,等死吧!</P>
朱棡淡笑道:“詹御史倒是为人高尚!”</P>
“既然御史大人对此事有自己的看法,那不如定罪一事,就交给詹御史来?如何?”</P>
“德者民之所贵也,仁者民之所怀也,义者民之所畏也,礼者民之所敬也。詹御史既然想做四者,那不如以身为教,做给满朝文武看看。”</P>
“本王年幼,尚不知这贪官污吏该如何处置,只是觉得做百姓所想,行天道之事最为妥当!”</P>
“如有偏颇之处,还望詹御史允以改正,上至君王,下至黎民,都给一个满意的说法。”</P>
“劝人忠敬向善,莫若以身作则!詹御史,有劳了!”</P>
詹微眼睛通红,脸色铁青道:“那臣便恭之不却了。”</P>
说完,詹微气呼呼的拂袖而去。</P>
大堂里,朱棡端起已经凉透的茶水喝了一口。</P>
真特娘的苦,哪个二笔泡的茶。</P>
放下茶盏,朱棡笑意盈盈的道:“两位臣公,意下如何?”</P>
周祯和李文台对视一眼,讪笑拱手:“臣等无异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