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三,五计划”改善民生(2 / 2)

“儿臣也不想去东吴省,就让我们留在京师里吧。”</P>

已经近十四岁的永、定二王怯生生的说道。</P>

他们已经从身边的太监嘴里听说了,西北、东吴两省穷乡僻野,而且还要离开母后。</P>

“胡闹!再过些日子你们两个就成年了。”</P>

“身为皇室子弟,我朱家儿郎,要替朕,替大明守护好来之不易的土地。”</P>

“朕会将一切都给你们安排妥当。”</P>

“到了封地之上,多多听取章邯和鲁肃两人的话。”</P>

“无论日后发生什么,都不要忘记,你们是朕朱由检的儿子!”崇祯严肃的教育二人。</P>

“还有太子,你要牢牢记住,你的弟弟、叔叔们是为了替你、替大明镇守塞外的!!”</P>

崇祯看着朱慈烺一同教育道。</P>

“儿臣明白。”</P>

三人连忙小声回道。</P>

很快圣旨由内阁发出。</P>

由兵部从京营兵马中挑选将士,分封塞外的郡王们,按制拥有八千亲兵护卫。</P>

塞外诸省,郡王暂时节制八千亲兵护卫,行政军事大权仍然交由各省巡抚、督师掌控。</P>

“着塞外郡王,年后即刻出京就藩,不得有误!!”</P>

崇祯二十四年,正月十七日。</P>

原周王世子,授封辽东郡王,原晋王世子授封交趾郡王,原永王授封西北郡王。原定王授封东吴郡王。再加上东海郡王。</P>

五位郡王在拜别崇祯皇帝后前往封地就藩。</P>

“母后,儿臣走了,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儿臣日后会向父皇请旨回来看你的。”</P>

西北、东吴两位郡王在周皇后面前长跪不起。</P>

“到了封地,一定要小心做事,不得凭借郡王身份欺压百姓,听到了吗!”周皇后一边说着一边抱着两人痛哭起来。</P>

“吉时已到!!”</P>

随着王承恩高亢的声音响起。</P>

最后五位郡王拜别面无表情的崇祯,跟随车队缓缓离开。</P>

看着一辆接一辆马车离开京师之内。</P>

百姓们都知道,皇帝将他的两个儿子,以及几位藩王世子都派到塞外几省,替大明驻守边塞。</P>

再加上年初,席卷天下的圣旨。</P>

“三年赋税减半。”</P>

京师大道之上,沿途跪满了百姓,全都高呼陛下圣明。</P>

内阁之中,</P>

“首辅大人,各位郡王已经出京就藩了,人山人海啊。”陈平说道。</P>

“陛下此举,即解决了我大明藩王宗制度的弊端,又巩固了塞外诸省的统治。”</P>

“一箭双雕!”</P>

孙传庭赞叹道。</P>

有明君如此,他孙传庭死而无憾。</P>

“首辅大人,回去休息几日吧,从新年过后你便一直待在内阁,铁打的身体也扛不住吧。”陈平连忙劝说道。</P>

自从陛下,提出了改善民生的“三、五计划。”孙传庭几乎住在了内阁。</P>

“这三、五计划,关系着天下黎民百姓,早一日出现,百姓们便能早一日过上好日子。”</P>

“不用管我,你们各忙各的。”孙传庭头也不抬的说道。</P>

“诶,既然如此,那下官便陪首辅大人一起。”陈平见状也立刻来到他的位置坐下。</P>

直到深夜,内阁一直灯火通明。</P>

孙传庭、陈平、萧何、房玄龄、杜如晦,还有兵部尚书李靖。几人关于如何改善民生,让天下百姓切实的体会到大明的变化,分别发表出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