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路都有历史</P>
站在这个高度,看东西两侧嵌着毛主席手写体的《七律.长征》和《清平乐.六盘山》,真是感觉豪情万丈。</P>
王老师在当地工作30余年,他也自然成了我们的向导,领着我们参观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红旗漫卷西风”、“三军过后尽开颜”、“不到长城非好汉”4个展馆,接受了一次红色革命教育。</P>
出了展馆,在翻越六盘山的路上,王老师又说起了历史,六盘山是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通道,我对他说:我们这次回家乡,特意选择了过六盘山,一是来看望你,二是走古丝绸之路的中卫一段道,缅怀历史。过去丝绸之路的灵州道,从长安沿泾河到彬县,再向北经甘肃宁县、庆阳,再从青铜峡过河,沿今天的包兰铁路出关,途经的是中卫干塘,到武威。元朝的丝绸之路到过六盘山走中卫,我们这次选取其中的一段,即中卫镇罗堡至黑山峡一带沿途寻觅胜金关,还可追寻许多堡子,营子的踪迹,翻阅莫家楼辉煌的商业历史,参拜高庙,游玩沙坡头,通湖草原……</P>
参观后该下山了,哎呀,到处都是山呀,高高低低,沟沟壑壑,蜿蜒曲折,大梁和小梁,都是黄褐色,这里的山土质为多石头较少,如黄黑褐色的馍头模样,不突兀,不秀丽,老态龙钟。像是老头俯着身子,植被如老太婆的稀发,山坡如老人的皮肤,非常粗糙,开裂着沟渠壑缝,还有褶皱,缓缓的卧着。</P>
下了山,多起来了带状的塬地,还有高高低低的小土山,这里过去是很荒凉的,山上没有草没有树,光秃秃的,十分难看,十里八里都看不到一个人,现在封山育林种树种草,山上到处都绿油油的,这个变化也太大了,路边的村庄也多了起来。</P>
快到GY市区了,王老师接着介绍说,固原在历史上是一个军事重镇,来过不少名人,打过不少仗,其中最出名的是成吉思汗六次亲征西夏,他屯兵营盘水,病殂固原六盘山,这个地方的历史还是挺厚重的。</P>
田伟是军人出身,对这个历史当然很了解,但是他不服气的调侃说:你在固原呆久了,口口声声离不了固原,已经忘了家乡,忘了本了。你刚才说成吉思汗来过固原,但你忘了成吉思汗曾经勒马沙坡头,摆兵黄河九渡,他其中两次亲临中卫,在中卫山川留下了“一代天骄”的足迹。</P>
老同学盛情款待,非要留住一晚,我们我们这次是闲走,到老家散心,行走也是自由自在,也不急着行路,白天了,就驾车出发,遇到景点看景点,遇到美食吃美食,遇到同学就相会,累了歇歇,晚上就地住宿。王老师是我们小时候的发小,在固原截住我们,岂有放行的道理,硬是留在GY市住一夜。还不到下午5点他就领我们到一个当地有特色的餐厅,我以为是固原特色,结果端上来的却是中卫菜,中卫凉拌三丝、牛油烤土豆、猪杂碎、粉汤彩饺、黄渠桥羊羔肉、蒿子面。这几个菜我们平时也能吃到,在西安也有,但是味道总是不如家乡的好,不如家乡的正,不如家乡的味道浓,菜也没有上齐,大家抄起筷子就咥了起来,我发现一个特点,从西安往中卫走,越是离家近,中卫菜越有家乡味,吃了几口菜,酒过三巡,这时候又端上一盘菜,王老师要我们猜一猜这个菜叫什么名字,我看着像一盘素素食,加了油泼辣子、盐、醋、韭菜、蒜汁,拌着吃,像是搅团,但颜色又不像。王君心直口快,还没有认真端详就说:这好像是找炒青稞。田伟拿不准,不动声色。王老师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笑了一声,路上你们说我忘了家乡,忘了本,这道菜是中卫特有的小吃,其他地方没有,是最有特色的家乡小吃,因此这道菜也是识别中卫人的考试菜,你们三个人都回答不上,是真忘了本了。让我为你们揭开谜底,“碾馔子”,此话一出,我们三个人同时张大了嘴,“啊!”的一声,这可是我们小时候常常吃的饭食,可离开家乡这么多年,几乎再没有吃过。因为这是一种救饥荒的小吃。过去农村穷,有两个度饥荒的档,一是开春的野菜,二是在农历五月下旬青黄不接时,在那时缺吃少粮的年代,农家人将即将成熟的大麦、小麦、青裸的穗揪回家,用手搓揉去壳,将粮食收拾干净后,放在石磨上碾,然后用锅焙熟或上笼蒸熟,加了油泼辣子、盐、醋、韭菜、蒜汁,拌着吃,风味独特,清香爽口,筋道爽滑,清香味美,堪称一绝。</P>
我们几个人也顾不上他的调侃,几个人的筷子同时伸到了盘子里,第1口尝了尝,咂磨儿时的滋味,接着就大口吃起来,把那几个肉菜放在一边,很快吃完了一盘子又要再上一盘。</P>
王老师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吃相,又调侃说,我就不信这个小吃比肉香,比肉好吃,比肉有营养。我们三个又是异口同声的说:“好吃!好吃!”</P>
我又馋涎欲滴的补充了一句:别忘了,我回来的时候给我准备上几盘子,带回家给老婆娃娃尝尝。</P>
“等你回来,真是黄瓜菜都凉了。这大麦小麦和青稞隔几天就黄了,就收割了,没有材料做了。”王老师说的直接了当。我们几个都感到很遗憾,说明天的早餐可以上一牌子吧?说完我们几个人都笑了。</P>
晚上回到宾馆,王老师也不回家了,干脆住下,和我们要聊个通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