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鸣沙山上麦草格子(1 / 2)

鸣沙山上麦草格子</P>

从兰州回陕西途中,我把大家拽到我的家乡,来沙坡头玩,最重要的一个说服理由是,我母亲在沙坡头通过沙浴治好了风湿性的毛病。老何和广平都年龄大了,身体也有不少毛病,他们一直惦记着沙浴这件事,不断的给我提醒,催问这个活动,我们把沙坡头南和沙坡头北都转过了,该把这一课补上了。我领他们到鸣沙山。</P>

沙坡头的“金沙鸣钟”,是中国四大响沙之一;晴朗天气,气温升高,沙净无染,粒粒精细,但见有微光萤火闪闪烁烁;沙坡六十度倾斜,悬若飞瀑横水,人乘沙流滑下,沙内便发出一种奇特的响声,悠扬宏亮,犹如洪钟巨鼓,瓮鼎长鸣。</P>

鸣沙山沙丘高大,沙子温柔绵软,是沙浴沙疗的最好地方。为了防止沙子过热,沙浴出汗太多,补充水分,防止中暑,出发的时候每人灌了一大杯茶,带了两瓶矿泉水,并把房车上携带的防潮垫和遮阳伞全都带上了。这样的装备,每人身上就多了10来斤重的东西,好在赤足登攀登鸣沙山无摔伤磕碰之忧,也无穿越丛林荆棘刺烂划伤之虞,携带东西多,只是速度慢一点而已。</P>

爬上沙丘顶,放下随身携带的装备,人累的就躺下了,休息了一会,支起遮阳伞,将随身携带的水壶相机等工具装在塑料袋里,防止沙子的侵袭,放在防潮垫上,我们用手划拉沙子,挖个人能躺进去的小坑,他们躺进去之后,我充当服务员的角色,为他们服务,用沙子把他们掩埋起来,沙粒细小,沙体温柔,覆盖和裹在人身上有很温柔温馨的感觉,太阳把沙子晒的热火火的,沙子又把人烫的暖和和的。</P>

做完这一切,他们躺在沙坑里微闭着眼睛,惬意的享受着这一切。四周出了许许清风,再也没有别的干扰,微风皱了沙体表面的细沙,如水一般有细小的绮纹,有更小的沙粒拂上了人的脸,痒痒的,暖暖的,有奇异的感觉。</P>

我对他们讲,这就是鸣沙山,当人们走近这里的沙山时,能听到从山的内部发出的各种响声,似琴弦拨动,若牧笛劲奏,像鼓乐齐鸣,声调时高时低,时急时缓,悠扬激越,变化无穷,能唤起人们无限遐想。</P>

你们听到了吗?</P>

广平张嘴要回答我,沙子就进了嘴里头,他一边向外吐沙子,一边说给我拿瓶水来,我把水递给他,他漱了口,才对我回答,没有听到声音。</P>

其他几个人也微微摇了摇头,意思是没有听到。</P>

看来我这个牛吹大了,我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在什么合适的机会能听到这个声音。</P>

老樊却接着吹起牛来,这你要请神呢?那是我的老祖宗,传说这里自古以来都是樊梨花西征遇难的古战场。这里的沙鸣就是当年女兵们的灵魂在山里的擂鼓助阵声、冲杀声和鼓掌声。</P>

我的老祖宗不出面,不指挥着打仗,哪里来的沙鸣呀?</P>

我们都知道这是开玩笑,但是他的幽默却让我们笑了。</P>

这时离我们六七米远的一个老头,顺着这个话题和我们搭讪起来。他扭头对我们说:沙鸣是沙体在运动时产生的声音,现在到处都扎了麦草方格,把沙子固定住了,你们当然听不到这声音了。放在五六十年前,这光秃秃的沙丘,风吹沙走,到处都有鸣沙声,有的如鬼哭狼嚎,有的如两军对阵冲杀呼喊,有的如人走路的摩擦声……</P>

那个老头用手指着4周说,你们看那附近的麦草方格子了吗?我们朝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不远处的沙丘表面上,确实很整齐的草格子,有的被埋在沙里边,只露几个枯草尖,有的露出一条草线或草格子,露出来的草都被晒得黑乎乎的,好像腐朽了的样子。</P>

那老汉这才自豪的说:我和腾格里沙漠打了一辈子交道,我在这里扎了一辈子方格子槽。</P>

想当年,这里沙漠干旱少雨,经常刮大风,甚至有沙尘暴,沙子不断的向内地移动,许多农田都被沙子淹没了,沙进人退,不少村庄都搬走了。人类的生存受到很大的威胁,于是,当地人开始与大自然搏斗。当地有一种树,叫柠条。为了活下去,它可以把根扎到地下三十米。沙坡头人跟柠条一样,也拧。上世纪五十年代,当地几个治沙的年轻村民,玩闹时无意中发现,黄沙上铺上一米见方的麦草格子,沙子就被捆住手脚,不再前移。这一发现,迅速得到推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