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将领“筑基”(1 / 2)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P>

是他也想看看,</P>

这些老牌军团在获得鹰城之后,</P>

会玩出些什么花样。</P>

空军大战略进行到第七个小时,</P>

一百五十多个空中突袭战斗群就已全部建成,</P>

后续只需要逐一补充新的机降师用以轮换即可。</P>

跳岛突袭旅则是从巅峰的三百多个旅逐步下降到二百六十个旅,</P>

按照计划,</P>

突袭旅会在入夜前减少到二百个左右,</P>

然后再在夜间逐渐增加到五百个以上。</P>

加上陆军持续不断的进攻,</P>

截止入夜,</P>

已经稳定的“棋子”数量达到了一千座,</P>

还在以每小时一百座的速度增加着;</P>

军团城市也达到近三万座的庞大数量,</P>

增加速度基本保持在每小时两千座以上。</P>

倒不是不想再度加快扩张速度,</P>

而是部队扩张速度有限,</P>

尤其还要向西北、西南、东南三个方向的夺鹰前线输送主战坦克、自行火炮和自行防空炮、火箭弹发射车等重型装备,</P>

大量人员和物资都调集到了那里,</P>

又不能削减对各个“棋子”的军事经济援助,</P>

军团核心领地的陆军扩张速度当然就慢了下来。</P>

攒了一个白天,</P>

太阳落山的瞬间,</P>

大军对三座鹰城的决战就全部展开了。</P>

打了这么多次,</P>

夺鹰已经不再是什么技术活,</P>

基本的战略准备和战术操作都已经程序化,</P>

负责指挥的,分别是陈铁军、孙猴子和王轩,</P>

至于张宁,</P>

则是在马歇尔的指挥室学习如何培养后勤官员。</P>

入夜,</P>

除了鹰城前线和负责压制钢城军团的部队,</P>

其他部队都开始了轮休,</P>

大量的资源开始投入到“棋盘经纬线”的铁路大建设和海军建设。</P>

且不说铁路建设,</P>

海军建设真的启动之后,</P>

发展速度也是极快。</P>

现在龙渊军团在大陆沿岸、河流入海口拥有的16级以上港口已经多达上百座,</P>

各个岛屿上16级以上港口更是有二百余座,</P>

这么多的码头同时开工,</P>

即便因为金属材料运输储备等原因不好使用水晶去秒建,</P>

这建造速度也让“见过大世面”的张宁瞠目结舌。</P>

数百座码头船厂同时开工建造,</P>

首批就是二百七十艘巡洋舰、三十六艘战列舰和十二艘航母。</P>

因为空对舰火箭弹的试射成功,</P>

现在战列舰基本退出了海军主力舰序列,</P>

制造它们更的是维持大口径舰炮战舰的存在,</P>

防止这个环节的缺失,</P>

然后才是为海军提供对地攻击方面提供30~45公里距离范围的精准炮击。</P>

航母的建造也不需要太多,</P>

在制导火箭技术慢慢成熟之后,</P>

攻击战舰目标,</P>

尤其是战列舰、航母、巡洋舰这种深海巨舰,</P>

几架飞机即可完成摧毁任务,</P>

眼下龙渊军团海军的海军对战策略,</P>

空军的比重越来越大,</P>

空中格斗所用的舰载战斗机需要的数量远超对舰攻击的海军轰炸机。</P>

火箭技术的发展,</P>

在空军的发展上,</P>

成倍提高了空军弹药消耗的经费,</P>

却又极大缩减了海军发展所需的经费。</P>

一艘战列舰的造价,</P>

可是巡洋舰造价的数倍,</P>

以龙渊军团的制造技术,</P>

以“量大管饱”、“跑得快”、“打得准”为三大技术核心要素的巡洋舰,</P>

造价仅是以“站得住”、“打得稳”、“跟得上”为核心指标的战列舰的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