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站着抱着朱雄英的马皇后,右边站着朱标的朱元璋,十分认真的想。</P>
别问这一大家子怎么都围绕着朱元璋,问就是老父亲得知未来的他会死全家的ptsd还没好。</P>
但问题是,朱棣:所以,在老父亲心中,我已经不是您全家的一员了吗。</P>
卑微.jpg。</P>
……</P>
[说起来,对于“野败”是怎么被发现的,我们现代就有好多说法。</P>
有说李必湖散步时发现的,洗澡(游泳)发现的。</P>
还有说是钓鱼钓起来的,“解手”碰到的。</P>
或者是买米回来在路边发现的,以及在海南帮忙带路的冯克珊发现后,要李必湖去鉴定的。</P>
但听采访了本人后,据本人口述,发现这六种说法……</P>
全错。]</P>
各朝代众人:……</P>
所以,他们刚才那么认真讨论,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到底有什么意义。</P>
玩他们呢。</P>
见自己逗到了人,虞美人也不卖关子了,直接揭晓答案。</P>
[想要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当然是要看李必湖的采访啦。</P>
我们之前说,他们经过了6年的持续研究,在杂交水稻这条路上却几乎没有进展后。</P>
袁隆平就重新整理思路,准备研究“远缘杂交”。</P>
之后呢,他们就一路辗转到海南三亚南红农场。</P>
没错,就是我现在在的地方,还记得我现在在哪里吗——</P>
“海南三亚的水稻国家公园”。</P>
没错,就是在我脚下的这片土地附近,发现的“野败”。</P>
他们来这里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海南真的有很多野生稻。</P>
其实,袁隆平团队在发现“野败”之前,就已经针对调查,研究组到达海南后能不能搜集到当地的野生稻资源。</P>
他们因此询问了在农场的农民,农民的回答皆是,“哪有什么野生稻啊!”</P>
他们得到这个答案后,直接懵了,心中在想,教科书上不是说,海南的野生稻非常普遍吗。</P>
没有疑惑多久,很快,他们就在冯克珊那里得到了答案。</P>
原来,在海南,当地人是称“野生稻”为“假禾”的,农民又不懂普通话,所以才不知道“野生稻”为何物。</P>
乌龙解开,李必湖就同冯克珊约定,他方便时给袁隆平团队带路。去找野生稻。]</P>
听到这里,百姓也想扶额了。</P>
这研究杂交水稻的路,是不是真的,太波折了一点。</P>
只要一想想,专业的团队,十几年的努力,因为语言不通的缘故差点翻车。</P>
怎么就这么好笑又心酸呢。</P>
幸好,李必湖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反复又询问了冯克珊。</P>
幸好啊。</P>
……</P>
虞美人也觉得心酸,研究杂交水稻的路太难了。</P>
每走一步,就真的如同鲫鱼跃龙门一般,是逆流而上一般。</P>
太累了,也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