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刀下留人(2 / 2)

“慢点儿,当心身子。”</P>

在走出御书房门口时,严嬷嬷转身朝着柔妃行礼,一时间柔妃愣住。</P>

“嬷嬷这是作甚?”</P>

严嬷嬷转头看了一眼公主的方向,凝重道。</P>

“此番前去定是为张家事,公主如今的模样,娘娘也清楚的瞧见。若是张家最后还是被问斩,希望娘娘最后不要怪罪公主,因为她毕竟也只是一个孩子。”</P>

公主的所作所为,柔妃看在眼里,听完严嬷嬷的话,她肯定的点头。</P>

“一切随天意吧,我不会怪她的。”</P>

张家与她是可有可无的,她已经做了她力所能及的事,那便是极好的,其他顺其天意。</P>

满朝文武正在金銮殿上讨论,在门口的唱报太监见公主等人已到,立马端正姿态唱报。</P>

“安乐公主到。”</P>

一时间沸腾的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众人整齐的视线看向殿外。</P>

只见一位素白色衣裙的少女走在最前方,虽然戴着面纱,众人也明白这就是当朝公主——安乐公主。</P>

公主走到众大臣前面,朝着元德帝的方向躬身行礼。</P>

元德帝见她虚弱的模样有些于心不忍,让姜公公准备把椅子。</P>

“起身吧,你身子不好,朕早就说过,这些礼就免了。”</P>

公主轻轻的点头。</P>

“姜大海,快去端把椅子过来,记得加个背垫。”</P>

底下的大臣们面面相觑,纷纷在想皇上这也太体贴细心了吧。</P>

很快椅子端上来,严嬷嬷扶着公主轻轻坐下。</P>

此时上方龙椅上的元德帝也轻启唇开口说话。</P>

“朕叫你来,是因张家之事,有人提议一个能留他们性命的法子。”</P>

原本一直静静坐着听元德帝讲话的公主,在听到张家还有生还的机会时,眼眸不可置信的睁大。</P>

一旁的严嬷嬷察觉事情不简单,出声询问。</P>

“奴婢代公主问话,请问是怎样的条件可以保全张家男儿?”</P>

前朝大臣没一个是好对付的,尤其是文绉绉的文臣。</P>

此时左相开口说话。</P>

“他们说若是公主能奉献500万两白银,用于边疆战事粮草和工部修缮民间水利,便可让张家死刑更改。”</P>

严嬷嬷瞪大双眼,语气有些不可置信。</P>

“什么?500万两银子?左相莫不是在说笑?”</P>

她深知文臣们的阴险狡诈,却不知他们竟如此厚颜无耻。</P>

左相也觉这一庞大的数目,属于有些惊人,甚至为难人,一听见严嬷嬷的质疑,表情甚是尴尬。</P>

严嬷嬷有些气愤,在她看来,这些大臣完全就是欺负她家公主年幼无知。</P>

公主虽对数字不是很敏感,但也知500万两不是个小数目。</P>

尤其是她之前才给国库捐献一笔银子等,此时凑500万两银子确实难为情。</P>

文臣们也知这一苛刻要求属实有些过分,但是工部和户部完全没人敢站出来反驳,因为他们也确实需要银子,若是有人能出这银子,那他们巴不得有人背这个锅,即便这个人是公主殿下。</P>

此时坐在椅子上的公主如坐针毡,所有的视线全在她一个人身上。</P>

突然甚觉身上的披风有些发热,她握紧自己的手,嘴不自觉抿紧。</P>

这一动作如数让一直观察的元德帝瞧见。</P>

“公主如何说?”</P>

听到元德帝的问话,公主有些不知所措,眼神飘忽不定,紧张的身上都直冒虚汗。</P>

戴着的轻纱,好像也有些被鼻间的汗水浸湿。</P>

这时人群不知谁人出声。</P>

“臣有本启奏。”</P>

元德帝一看是大理寺少卿,抬手示意他说。</P>

“傅爱卿,有何事启奏。”</P>

这个臣子一直备受他重用。</P>

傅大人恭敬回话。</P>

“臣认为500万两银子属实有些过分,公主在前不久才贡献给国库和百姓不少银子等物资,此时拿出500万两银子,可不就是天方夜谭?”</P>

元德帝就爱傅大人爱说实话的毛病,很想在心里为他鼓掌,但是面上还是略微沉思。</P>

“众位爱卿你们怎么看?”</P>

文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没一人回答。左相是皇后父亲,也是公主名义上的外祖父,此刻倒有些不太好说话。</P>

若是求情减少银两,怕是会惹众怒,可这不求情,也让他那个外孙女为难,真真是感觉里外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