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刀下留人(1 / 2)

元德帝走后不久,柔妃就被李公公带到御书房照顾公主。</P>

皇后看着一身素衣的柔妃,很是惊讶,短短几日不见,柔妃竟已瘦的脱相。</P>

柔妃走到皇后面前时,蹲下行礼。</P>

“参见皇后娘娘。”</P>

如今的她妃位被废,可又还是皇上的女人,自然也是不能称奴婢的。</P>

皇后淡淡的嗯了一声。</P>

“既然皇上放你出冷宫,那你便好生照顾公主吧。”</P>

“是。”</P>

她没有想到真的有一天她会出冷宫,看着皇后离去的身影,她妩媚的面容竟然多了一丝清冷。</P>

转身走进内殿,看着床上虚弱的小人儿,柔妃潸然泪下,伸手抚摸公主的额头,拨开额前的碎发,轻声道。</P>

“你这又是何苦呢?”</P>

门外的知理和迎春看着眼前的场景,也不禁泪流满面。</P>

朝堂上,也就是几个御史打口水仗,元德帝听的百般无聊。</P>

看着下方文臣互相吵闹的样子,元德帝忍无可忍的大呵一声。</P>

“够了,给朕闭嘴。朝堂之上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P>

两个文臣赶忙闭嘴。</P>

元德帝扫视下方一圈开口道。</P>

“众人对公主为张家和柔妃求情一事怎么看?”</P>

众人面面相觑,无人知晓元德帝问出这话的目的。</P>

太傅出列。</P>

“启禀皇上,臣认为公主为其求情,乃属于孝道。圣人云,百事孝为先,而公主求情,恰恰是体现公主的孝道,也证明皇上和皇后娘娘、柔妃教女有方。”</P>

底下的很多文臣点头赞同太傅的言论,元德帝又看向大理寺卿。</P>

大理寺卿无奈出列。</P>

“皇上,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按照我大晋朝律法讲,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张家男儿和女眷的判罚乃公平公正。”</P>

元德帝接连听了太傅和大理寺卿的话,紧皱眉头,一手把玩着手上的玉扳指。</P>

“安乐公主在前日起就一直跪在御书房外为张家及柔妃求情,昨日下朝后公主便晕倒在御书房外,半夜一直高烧不退,直至今日早晨才得已退烧。”</P>

左相和右侍郎相视一眼,继续倾听其他官员的话。</P>

大臣们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元德帝很是气闷。</P>

突然底下一个四品官员出列。</P>

“臣启奏,臣有一建议,工部下面的修缮不是缺银子嘛,而最近边疆战事也吃紧,若是公主能解决这一难事,让轻饶张家也不是不可。”</P>

有些大臣也附和道。</P>

元德帝只好派人去请公主,姜公公让李公公去御书房请公主。</P>

到御书房后,李公公拉过一个太监问道。</P>

“公主可有苏醒?”</P>

太监回道。</P>

“李公公,公主在皇上走后半个时辰就已醒过来。”</P>

李公公在心里直呼运气好,径直走进内殿门外,刚好迎面碰上严嬷嬷。</P>

“严嬷嬷,皇上让奴才请公主过去呢。”</P>

严嬷嬷听完紧皱眉头,后宫不得干政,皇上让公主去朝堂干嘛?</P>

带着疑惑问道。</P>

“你确定是皇上的话?”</P>

李公公只能如实禀报,严嬷嬷听的一脸凝重,这不相当于完全把希望放在公主身上嘛。</P>

眼看距离张家斩首的日子越来越近,严嬷嬷也耽搁不得,急忙进去禀报。</P>

此时柔妃正在喂公主喝药,见严嬷嬷进来,刚好喝完最后一勺药,柔妃便放下小碗。</P>

“公主,皇上让李公公请您去金銮殿。”</P>

柔妃和公主疑惑的对视,柔妃清冷的开口。</P>

“公主去金銮殿是所为何事?”</P>

看着严嬷嬷欲言又止的样子,公主表示让她继续说下去。</P>

“是关于张家的事宜。”</P>

原本内心毫无波澜的柔妃,此刻听到母族的消息时,眼眸不自觉的轻眨一下。</P>

“公主,李公公还在外面等候着。”</P>

暗示皇帝和大臣们也在等着,公主无奈,只能强撑着身子起身,柔妃见状赶忙伸手扶住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