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有人敲鸣冤鼓么,小的就想来看看热闹。”</P>
“这全县的百姓都去识字大赛那边了,你怎么不去?”陶安安接着问道。</P>
这人挠了挠头,委屈道:“小的不识字儿。”</P>
“你家里的孩子没教你?”</P>
“小的还没讨媳妇呢,没有孩子。”</P>
陶安安仔细看了看,不由得道:“你都这么大年纪了。”</P>
“小的今年才十六。”</P>
“十六?”陶安安的音量变大了一些。“你这样,跟人说六十都有人信,你是不是搞错了?”</P>
别说陶安安了,现场的人都很惊讶,只有跪在堂上的万玉苗一直保持着姿势,没有好奇的看过去。</P>
“没有,没有,我真是十六,大老爷要是不信,可以去找小的邻居,他们都是看着我长大的。”</P>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不是看着你长大,而是看着你变老?</P>
询问过这家伙的名字,确实是万平县的百姓,可因为这个案子关乎自己爹爹的清誉,陶安安只好让他赶紧离开。</P>
“识字大赛那边还是很热闹的,这么大的事,去看看也好,赶快去吧。”</P>
陶安安还大方的从身上抓了一小把吃的给这家伙,让他感受来自大老爷浓浓关爱。</P>
你要是不去,小心本老爷抓你进大牢哦。</P>
让一个衙役站门口,别让其他人靠近。</P>
陶安安继续审理案子。</P>
“万玉苗,你看看,你所告之人,可是站在你身边的这位?”</P>
万玉苗抬起头,看向了陶继,陶继也看向了这位姑娘,但只是看了一眼就收回目光。</P>
再次确认,他并不认识这位姑娘。</P>
或许,真的是搞错了。</P>
“是,大老爷,民女所告之人,正是此人。”万玉苗咬牙切齿的说道。</P>
“姑娘,请你不要冤枉我。”陶继急了。</P>
“被告,没轮到你说话,请不要说话。”陶安安提醒。</P>
被人告上衙门,陶安安知道自家爹爹心情肯定糟透了。</P>
她是相信爹爹,但有些事情不是光相信就行的。</P>
而且,现在爹爹需要冷静冷静。</P>
刚刚这个女子眼中的恨意,可没躲过陶安安的眼睛。</P>
问她为什么知道,多看宫廷剧的你也会知道。</P>
“万玉苗,你确定?”</P>
“民女确定,请大老爷为民女做主。”万玉苗叩拜下去。</P>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本老爷自然会为你做主。”陶安安掷地有声的说道。</P>
“不过,你先告诉我,就是这个被告,是在何时何地,对你做出如此禽兽之事。”</P>
陶继表示,闺女你问就问,不要在说禽兽二字的时候看向你爹爹行不行。</P>
万玉苗直起腰背,开始诉说那段自己不愿意提起的往事。</P>
她说的很细。</P>
那是一个叫陶继的书生去府城赶考的日子,天色已晚,天上还下着雨。</P>
这个书生不得已只能找一处借宿的地方。</P>
好在,他在全身淋湿的时候,找到了一处人家。</P>
开门的是一个老妇人,见小伙子长得俊,又是一个书生,便好心的招待了他。</P>
拿出家里吃的,还有热汤招待,还提供了睡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