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不要盯着我啊,皇上你盯着别人笑好不好啊(2 / 2)

捋捋自己的胡子,崇宁帝终于听到了自己想要的,只是还不够。</P>

“李大人的说法很得朕心,不知你可有解决的办法?”崇宁帝追问道。</P>

工部尚书心中早有腹稿,不管有没有道理,他都开口道:“启禀圣上,老臣以为,如果这些学子们在进入工部之前就对工部的事宜进行学习,然后对其进行考核,成绩优异者,便可进入工部为官。”</P>

崇宁帝点点头。</P>

不过工部尚书这话,还是让其他大人不赞同。</P>

“那照李大人这般说辞,那要是考核不过,这些学子们该何去何从?”</P>

工部尚书看过去,这是一位刑部侍郎,要说刑部对于学子的能力更加看重。</P>

因为有些东西是真心学不来的。</P>

其实这样的问题,很多大人都能看明白,可为什么不赞同,是必须在崇宁帝面前要表现出他们是对立的。</P>

可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P>

崇宁帝也在思考这个问题。</P>

现在的情况是,吏部在安排这些新进官员,是哪里少人就安排到哪里去,根本不是根据个人能力而已。</P>

事实上,读书人多少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以为,读好圣贤书,就能通晓天下事。</P>

可实际上,等上手做事的时候,就会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P>

尤其是在工部,刑部,这些对于特殊能力要求非常高的部门。</P>

现在真的是老人带新人,前期十分费事,办事效率提高不上去。</P>

也不知道是有人故意为之还是什么。</P>

要是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P>

崇宁帝就感觉这些大人的办事效率和小小的人儿一比,实在太慢。</P>

看看人家,才五岁,就已经在县城里面干得有声有色的。</P>

在座的这些大人,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讲出道理来头头是道。</P>

所以,那些就算能力不行,也不会从部门里面出来,就等于一直在部门里面熬着。</P>

这样的官员很多,这就形成了冗官,而这个词汇就是一个敏感话题。</P>

站在朝堂之上的这些老臣,谁也不敢提,他们是没注意到这样的问题吗,问题不在问题本身,而是如何去解决。</P>

其实,解决起来也很方便,那就是把那些不干事,干事不行的人全都踢出去。</P>

可问题是,人家寒窗苦读十年,一旦高中,就相当于有了一个金饭碗。</P>

可现在要是金饭碗,变成了不值钱的泡沫盒子,谁还会这般寒窗苦读。</P>

谁都看得清,可因为位置的不同,所以考虑解决方法是不同的。</P>

崇宁帝不禁在想,要是这个问题摆在那个小小的人儿面前,她会怎么做呢。</P>

会不会一张小脸挤成一个大肉包子。</P>

远在万平县的陶安安怎么也想不到,有一个人在心心念念让她加班,要让她承受不该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