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庞统这个分兵之计,就是要先行堵住敌军退路。</P>
张辽点头道:“合击之术又当如何?”</P>
庞统拱手道:“我军两万兵提前行动,再加上以逸待劳,肯定能够挡住敌军攻势。”</P>
“只要钱塘县的两万兵能够拖住敌军,后方大营之中的将士们,自当全力出动前去追赶。”</P>
“敌军就算是能够比我们先走,却也不会快上太多,毕竟我军斥候都在紧盯着他们。”</P>
“所以只要前军能拦,后军急赶,必然能够以前后夹击之势,将敌军全部堵在钱塘县,然后聚而歼之!”</P>
徐庶笑道:“士元方才也说了,这钱塘县乃是敌军回师吴郡的必经之路。”</P>
“既然如此的话,我军又何须分兵冒险?”</P>
“为何不能营中大军直出,全部去往钱塘县拦截敌军?”</P>
以两万军为先锋,先去挡住敌军,确实不难。</P>
可两万人都能直接调过去了,为何不干脆全军出动?</P>
庞统解释道:“如果太史慈想要走陆路返回吴郡,这钱塘县确实是敌军必经之路。”</P>
“可我军若是全军奔赴钱塘县,这城外大营就会变成空营一座,根本就没办法挡住敌军斥候窥视。”</P>
“若太史慈知晓我军已经全部去往钱塘县,他还有第二个选择,那就是直接从山阴城北上,想办法征集民船渡海北上!”</P>
“一旦如此的话,我军三万人就算是全都去了钱塘县也无用!”</P>
太史慈撤兵路线1、2</P>
太史慈想要回兵吴郡,肯定是走陆路更顺一些。</P>
走水路的话,没有水师接应,光靠山阴城调拨的民船,怎么可能在吕军眼皮底下大举渡海?</P>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太史慈肯定不会走水路。</P>
但是想要保证太史慈不走水路,吕军上下就必须在山阴城外留下足够的兵力才行。</P>
否则的话,一旦没有了外敌威胁,太史慈自然能够从容渡海!</P>
听罢庞统这一番分析,黄忠立即大笑道。</P>
“哈哈哈哈!士元此计,我看可行。”</P>
“不如就由老夫带兵两万人先去钱塘县,这大营之中留守的一万军,就交给文远统帅如何?”</P>
“等到太史小儿带兵赶至钱塘,咱们正好前后夹击,一举破敌!”</P>
张辽沉思片刻道:“既如此,黄老将军可以率军两万人偷偷出营,想办法尽快赶至钱塘。”</P>
“至于大营之中的一万军,本将亲自统帅即可!”</P>
“如果敌军真敢这般行事,此一战,当叫孙权再断一臂!”</P>
丹阳郡周瑜所部,会稽郡太史慈所部,就是孙权的左右双臂。</P>
丹阳郡那边一场大战下来,已经是再也不能翻盘了。</P>
如果会稽郡这边也大胜一场,距离讨虏将军府覆灭,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