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徐元直洞若观火,庞士元将计就计(1 / 2)

徐庶笑道:“眼下之局,其实已经十分明朗了。”</P>

“若我所料不差的话,太史慈看似想要约战我军,实际上,不过是想要拖延时间趁机撤兵而已!”</P>

张辽开口道:“元直的意思是?”</P>

徐庶分析道:“自我军动兵以来,五路大军已经归为两处。其中主公带兵去往丹阳郡,而将军领兵前来会稽郡。”</P>

“如果丹阳郡方面周瑜还在和主公互相对峙,太史慈肯定也会继续据城而守,根本不会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来。”</P>

“可现如今丹阳郡只剩下孤城一座,一旦宛陵城被破,就等于是我军主力可以直接攻入吴郡。这个时候,会稽郡驻防与否,其实已经不重要了。”</P>

“所以太史慈只能想办法带兵回防吴郡,或者利用战略纵深继续对抗我军,或者为孙权北渡长江,提供更大助力。”</P>

魏延恍然道:“所以太史慈明面上是派人来下战书,实际上不过是为了迷惑我军,然后趁机撤离而已?”</P>

徐庶点头道:“多半如此了,士元以为然否?”</P>

庞统虽然投效时间不长,但是他本人家学渊源,再加上天资聪慧,所以在看待战局之时还是非常准确的。</P>

徐庶也是想要听一听,他的看法如何。</P>

庞统略一拱手道:“眼下之局,敌军继续固守山阴城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P>

“所以太史慈要么主动带兵与我军决战,然后战而胜之,去给丹阳郡那边减轻压力。”</P>

“要么就是带兵撤离,直接舍弃整个会稽郡防御,想办法给孙权提供更多助力。”</P>

“但是敌军兵力不如我军,这是无解的难题,太史慈也根本没有什么必胜的把握。所以他此番举动,肯定是为了撤兵打掩护!”</P>

鲁肃这个计划,如果是对付普通的军将,或许真能瞒天过海。</P>

可惜徐庶和庞统二人,又岂是这般好糊弄的?</P>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沉入局中小心推测一番,很快就能猜到真相了!</P>

黄忠笑道:“既然已知敌军用意,不知士元可有破敌之法?”</P>

自从带兵赶到山阴城之后,黄忠只在双方斗将的时候出场过一次。</P>

这么长时间以来,城外小型攻防战,根本就没有亲自参加。</P>

所以对他来说,早就渴望大战一场了!</P>

庞统思索片刻道:“既然已知敌军打算,我们可以先用分兵之计应对,最后再以前后夹击之势破之!”</P>

徐庶笑道:“如何分兵?如何夹击?”</P>

庞统在荆州,是跟诸葛亮齐名的人物,而诸葛亮乃徐庶至交。</P>

所以从一开始,徐庶就对庞统颇为重视。</P>

在平东将军府历练大半年下来,庞统的脾气较之以前也收敛了许多,所以在这个时候,徐庶也非常乐意看他表现发挥。</P>

庞统开口道:“所谓分兵之计,就是先从我军大营之中分出两万军,火速赶往太史慈回兵吴郡的必经之路上进行拦截。”</P>

“从山阴城回防吴县,这一路需经过余暨、钱塘和由拳县等地。”</P>

“其中由拳县距离太远,不利于战局把控,可以提前排除在外。余暨县虽然距离更近,可敌军斥候多半也在盯着那边,一旦我军大举调动,恐怕很难瞒过敌军斥候的耳目。”</P>

“所以这分兵而出的两万军,可以提前赶赴钱塘县准备阻拦敌军!”</P>

虽然徐庶能够提前预料到太史慈准备带兵返回吴郡,可敌军到底什么时候走,这一点却没办法未卜先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