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各抒己见,商议是否出兵讨伐(2 / 2)

他明白,这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决定。</P>

尽管李玄在奏章中详细地分析了形势,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计划,但出兵讨伐异邦,事关重大,不容有失。</P>

李渊心中明白,李玄是一个忠诚、勇敢、有远见的皇子。</P>

他为大唐的繁荣稳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的贡献不可估量。</P>

然而,出兵讨伐临邑国和扶南国也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慎重考虑。</P>

经过深思熟虑,李渊决定召集主要的宗室、重臣进行商议。</P>

他知道,这是一个关乎大唐未来的重要决策,必须集合众人的智慧,共同商讨,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P>

于是,他派人传令下去,通知各位宗室和大臣,准备在明日早朝时进行重要议题的讨论。</P>

翌日。</P>

当李渊召集宗室和大臣们进行商议时,众人各抒己见,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P>

太子李建成首先发言。</P>

经过上次被告发要联合杨文干谋反的事件后,李建成低调谨慎了一段时间。</P>

如今,知道李渊要商议这种大事,他希望好好在李渊面前表现一番,以便提升他在李渊心目中的地位。</P>

李建成认为应该审慎对待此事,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P>

他提醒众人,大唐刚刚稳定,不宜对异邦轻启战端。</P>

而李二则主张应该支持李玄的决定。</P>

“父皇,我们不能因为怕事而忽视了外患。”李二出列拱手道,“临邑国与扶南国狼狈为奸,若不早除,必为大患。”</P>

他强调了李玄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认为应该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和支持。</P>

“陛下,臣赞同秦王的看法。”陈叔达站了出来,“临邑国和扶南国对大唐的边疆构成了威胁,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后果不堪设想。”</P>

其他宗室和大臣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P>

裴寂则提议:“陛下,臣建议先派使者与临邑国和扶南国进行交涉,看看能否和平解决此事。</P>

毕竟,讨伐异邦,不像讨伐国内的反王。”</P>

有不少人表示支持李建成和裴寂,认为应该先派遣使者前往临邑国和扶南国进行交涉,以寻求和平解决的可能性。</P>

也有不少人支持李二和陈叔达,应该支持李玄,让李玄统领岭南诸军出兵讨伐临邑国,再让江南地区负责后勤支援。</P>

也有部分人主张应该从长计议,仔细分析敌人的实力和弱点,制定出更加周密的计划。</P>

李渊耐心地听取了众人的意见,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P>

他深知,这是一个关乎大唐未来的重要决策,必须集合众人的智慧,共同商讨,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P>

在众位宗室和大臣还在讨论的时候,李渊告诉众人,李玄在奏章中还提到,他只需三千兵力就能直捣黄龙,攻取临邑国和扶南国的国都。</P>

李玄还立下了军令状,如果他兵败,愿意接受朝廷的任何惩罚。</P>

听到这,一直不出声的李元吉突然出列,拱手道:“父皇,平南王智勇双全,既然平南王有如此信心,朝廷理应支持。”</P>

李元吉的话让所有人都感到了意外。</P>

众所周知,李元吉与李玄素来不太和睦,两人曾经产生过矛盾。</P>

按理说,不应该替李玄说话才对。</P>

因此,当李元吉站出来支持李玄的时候,所有人都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