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各抒己见,商议是否出兵讨伐(1 / 2)

听到李尧这样说,李玄的眉头略皱。</P>

他明白李尧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P>

出兵确实需要得到朝廷的许可,这样能够确保行动的合法性和得到更多的支持。</P>

然而,李玄心中也清楚,战机稍纵即逝。</P>

如果等待奏明朝廷,等待陛下的旨意下达之后再出兵,恐怕会错过最佳的战机。</P>

他心中盘算着,权衡利弊。</P>

“李刺史所言有理。”李玄沉吟片刻后道,“但战机不等人,我们需尽快做出决策。</P>

我会尽快奏明朝廷,同时也会考虑你的建议。”</P>

众人听后都默默点头。</P>

“李刺史!”李玄再次开口。</P>

他的目光直视着李尧,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P>

“下官在!”李尧立刻应道,他的眼神坚定,神情庄重。</P>

“你代本王起草一份奏章,说明讨伐临邑国和扶南国的必要。”李玄命令道。</P>

他知道,要让朝廷支持他的决策,就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和证据。</P>

“下官遵命。”李尧答道。</P>

他明白,这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也是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的体现。</P>

“另外,”李玄的目光从李尧身上移开,扫了其他人一眼,“本王决定了,在向陛下奏明的同时,诸位也要做好随时出兵的准备。”</P>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和霸气。</P>

“诺!”众人应诺。</P>

商议好后,各个文官武将回到各自岗位,开始执行李玄的命令。</P>

而李玄则开始着手准备奏章,向朝廷汇报此事,奏请朝廷准许出兵讨伐临邑国和扶南国。</P>

……</P>

数天之后。</P>

李玄的两份奏章送到了长安,摆在了大唐皇帝李渊的案头。</P>

一份奏章是关于唐军打败临邑国和扶南国联军的喜报。</P>

在这份奏章中,李玄详细地描述了唐军在交趾城的战斗经过,以及如何利用战术和地形优势,成功地击退了敌人。</P>

他赞扬了将士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的支持和感激之情。</P>

另一份奏章则是奏请朝廷允许出兵讨伐临邑国和扶南国的奏章。</P>

在这份奏章中,李玄阐述了临邑国和扶南国对大唐的威胁,以及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这两国日后定会卷土重来,边疆百姓将遭受更大的灾难。</P>

他提出了自己的战略和计划,并请求朝廷允许由他指挥出兵讨伐临邑国和扶南国。</P>

李渊先后仔细地阅读着这两份奏章。</P>

当他的视线落在第一份奏章上时,那上面描述的是唐军如何打败临邑国和扶南国联军的喜报。</P>

他的脸上立刻浮现出喜悦的笑容,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P>

大唐的军队再次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这无疑是对大唐的辉煌历史的一次有力证明。</P>

然而,当李渊翻到第二份奏章,看到奏章上请求出兵讨伐临邑国和扶南国的奏请时,他的眉头不禁微微皱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