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 尊重他人想法命运(1 / 2)

成为林家当家夫人之后,江洛才切实领会到,两年前林如海送黛玉去荣国府,只给带一个小丫头和一个奶娘,的确是最好的决定。不仅对黛玉最好,对两家关系也最好。

当时林如海应隐约对贾母有托孤之意,只是后来变了主意。

既是“托孤”,一个六岁女孩在别家长住,一应生活待遇应在明面上与那家的女孩子差别不大。

且若受了委屈,自己是不好开口的,自然是那家分给的丫头比自家带去的丫头更方便对女主人说。

而一家的奴才在另一家人数过多,管理吃穿用度其实是小事。更重要的是,自家生活长时间在另一家奴才的注视下,虽然“奴才不算人”,却不知他们会对自己主人说什么、说多少,其实很不方便。

似两年前林家与贾家分隔两地,一年不过送信送礼三四次倒还好。或两家关系很亲近,也不在意这些。

但以现在林家和贾家的关系,紫鹃长在林家便属不妥。

尤其她还是荣国府的家生子。

往大里说,两家政见、派系都不一样,将来在官场上有冲突,紫鹃就是现成能传递消息的人。

从江洛自己的角度,也不希望有一个丈夫先妻娘家的丫鬟常在自家。

即便贾母不问,紫鹃回到贾家也难免会将她和林如海的生活透露一一

就有点闹心。

但原著里的紫鹃极受黛玉重视,两人虽是主奴,实则亲如姐妹。所以江洛观察了三个月,发现黛玉对紫鹃和对别的丫鬟没什么不同,甚至还比别人不如。论从小一起长大读书的亲近,有雪雁和澄湖。论照顾生活琐事,上有奶娘王嬷嬷,下还有林如海亲自挑的大丫鬟山雪和山雨。

紫鹃在山青院已经算退居一线,地位也比较尴尬了。

送走大家方便。

醒了有一会,江洛又觉得小腹隐隐发胀,便拿过林如海的一只手放上来,又热又舒服。

林如海放下帖子,转头看她“若有合适的住处,便送玉儿过去住两日”

江洛“那老爷写回帖还有,黛玉还太小了,那些事过两年再讲吧”

林如海“好,你看着办。”又说“紫鹃丫头的去留,便先问玉儿”

江洛点头“嗯,行,我明天就问。”

互相客气小心着对话几句,江洛绷不住先笑了。

林如海心中一松,也笑了。

可分明江洛不需他解释便已体谅,他心中又有些许怅然。

林黛玉是对紫鹃有不舍,但更理解江洛要送她回去“我在外便想家,紫鹃姐姐自然也是了。”

恰巧贾母的回帖送来,说暂挪贾宝玉去和他母亲住几日,好接黛玉来,并问候了江洛的身体。

林如海回帖写江洛不去,自然有借口,说是她身体不适。

江洛便令给黛玉收拾东西,并叫过紫鹃来通知这次

跟大姑娘回荣国府,就和家人团圆去吧,不必跟回来了。

紫鹃既有遗憾,又觉轻松。

在林姑娘身边虽好,可她处处插不进手,自己心里也不自在。不如家去,不管老太太分她去哪处,好歹能常见到爹娘。

给江夫人磕了头谢恩,她回去又给林大姑娘磕头,拿针线分送雪雁四人,又拿了体己钱请这边厨上置了些菜,请山青院里的人。

知她要走,雪雁等也有东西送她,或是一块尺头,或是几件针线。

林黛玉先问王嬷嬷,王嬷嬷教她请教太太,她便来正院问“紫鹃姐姐要回去,她们都各自有送的,我也想送些东西,又怕过分,又怕不够。”

她记着伺候娘的几个姐姐出去,爹爹赏了许多东西。但那几位姐姐是林家的人,又伺候了娘许多年,是特地开恩放出去的,和紫鹃姐姐不同。在荣国府一年多,她也没见过这样的事,所以不清楚。

江洛笑道“她伺候了你两年,又是你外祖母给的,亲戚家的人,一向无错,是该送些别礼。但你还是小孩子,也不需送什么重礼。比方一件钗环,既能留个念想,她日后也能用,艰难了还能换钱。只是倒不必弄得太伤感,或许以后还常见呢。”

黛玉明白了“多谢太太”

江洛少不得问一句“你那里可有合适的东西”

黛玉忙道“太太放心,我有的。”

江洛不与黛玉住在一处,平常恐黛玉不自在,并不大去山青院,只每隔十天左右同林如海过去一次,看丫头婆子们服侍得如何,有无懈怠作反之处。黛玉年纪还小,不大用簪钗首饰,一应物品由王嬷嬷管着,也是怕黛玉拘束,她没特地查点过。

左右黛玉每天过来请安,除非下雨、大风,至少会在正院吃一顿晚饭。孩子状态怎么样她都能看见。

现在做继母继女三四个月了她是该去看看

省得有下人以为她不在意,趁机拐骗起来。

江洛便笑问“等你回来便该做冬衣了,我过去你那,看有什么东西缺的,一并补上,如何”

黛玉忙笑说“那便辛苦太太了”

江洛摸了摸她的脑袋“后日八月初一送你去,八月初四接你回来,在那里住两晚,回来歇一日,初六再上学,正好给毛先生也放几天假。我有一句叮嘱你和姊妹们如何亲热都无妨,别再让贾宝玉进你的卧房了。从前小,不怕,今后要开始注意男女之别。我会告诉跟着你的人,让她们拦住,不必你做坏人。你只管高兴玩乐。”

太太说一句,林黛玉应一句。

今日小腹的酸胀好了些,天气也好,江洛便同黛玉回山青院,看王嬷嬷等收拾了四五日的衣衫,薄厚各有一份,没什么不妥的。黛玉还给三春姊妹和贾宝玉准备了新纸新笔做礼物,给贾兰的和他们的一样,给王熙凤的是绣的一对平安符,今年七月初七,王熙凤生下一个女儿。

江洛笑问“这是你自己绣的”

黛玉脸红

“我还不会这样的呢,是山雪姐姐绣的。”

江洛想起来了

黛玉三岁开蒙,五岁上学,回家又上学,或许只在贾家那一年学了些针线自然还做不出这样细的绣活。今年六月她的生日,黛玉送的是自己写的百福图,她也没往针线上想。

孩子身体不好,上学都够累了,还学这些劳神

且江洛自己都不做针线了,这几个月又很忙、很忙,也没想起黛玉该学这一茬。

女红这东西之于大家闺秀并不很重要,但属于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反省完自己,江洛对黛玉准备的礼物做出指点“既送了贾宝玉、贾探春,连贾兰都送了,怎么贾环不送他和贾宝玉是亲兄弟,和贾探春是同胞姐弟,还是贾兰的亲叔叔。”

黛玉一愣,说“环兄弟并不住外祖母处见得也不多”

以前送姊妹们东西,也都没有环兄弟的。

江洛又问“那贾兰也不和荣国公夫人住呀”

黛玉抿唇思索。

江洛笑道“从前如何都不管了,今后再去,你明着送什么东西,有贾宝玉、贾兰的一份,就要有贾环的一份。东西不值什么,却是心意,也不是强叫你和谁玩,只是咱们的礼数要做足,不管他们家里如何,咱们面上不要露出分别,不要参与到人家的家事里。还有你大舅舅家,是不是有个贾琮他是贾迎春的亲弟弟,也该有他一份。”

黛玉听进心里,感激道“多谢太太教我。”

江洛笑“我从前也不大通,都是你江家舅母和你父亲教我的。你还小呢,事事都周全,还要我们大人做什么”

王嬷嬷在旁听着,早带人原样准备出两份礼物,送上来给江洛过目。

江洛便看着黛玉说“今后姑娘这里有什么事,你们拿不准,又做不了主的,趁早报给我。”

看大姑娘笑得高兴极了,王嬷嬷连忙应下“是奴婢知道了。”

她原还怕新太太变了身份,会对大姑娘肆意起来,哪知竟比从前还更小心。人家的继母巴不得早些把前头的孩子拢在手心,新太太可好,这都快四个月了,带大姑娘出了六七回门,才说这样的话

可也正是这般,新太太才叫人放心。

江洛没看黛玉给贾母准备的寿礼,给孩子留些隐私。

而且亲外孙女给亲外祖母送什么,外祖母想必都高兴。她一看,说不定在贾母那就变味了。

她命王嬷嬷带山雨、雪雁、澄湖三个一起去,算上紫鹃是四个丫头,都在里边伺候,把“绝对不许贾宝玉进黛玉卧房”的话重复了三四遍,因不怕贾母知道,便没避着紫鹃。

山雪在四个丫头里年纪最大,也最稳重,留下来看家。

张瑞和仇嬷嬷带八个媳妇婆子、八个男子送去,到日子再原班人马接回来,做足千金小姐的派头。

她又让把两个护身符明天拿去庙里开光,正好能赶上后天黛玉过去。

一切安

排完,恰好林如海回来,三人仍是一处吃晚饭。

黛玉回去歇息,江洛和林如海反省头一回做父母长辈,真是糊涂了,竟把学针线的事忘了。只是黛玉每日上学读书,回来还要做功课,已没多少空闲。再添一个针线heihei

巫朝尘提醒您红楼林夫人躺赢日常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大姑娘是专心读书,还是加一门“大家闺秀必备技能”的课程,请领导给点指示

林如海一时不能决定。

拔步床里点了许多灯烛,都用灯罩罩起,以防起火,方便江洛躺坐读书。

身边林如海久久不说话,手里的书有些晦涩难懂又不好现在问,还已洗漱完毕,换了睡觉的衣服躺在床上

靠在林如海肩头,江洛睡着了。

她睡得眉目舒展,没有一点心事。

昨夜她便是这样坦然。

那件事似乎没在她心里留下丝毫痕迹。

林如海心中颇为纷乱,轻轻拿走滑落到她腿上的书,抱她躺好,给她盖上锦被,叫丫头们撤了这里的灯烛,也躺在她身边。

夜里凉了,她月事里更有些畏寒,林如海便拿手捂住她的小腹,头靠住她的脸,半晌,发出轻微一声叹息。

八月初一,贾母盼来了大半年没见的外孙女。

七个月里,林黛玉不仅长高了一寸,面色还似乎比在贾家时红润了些,双目有神眼中清亮,显然日子舒心顺意,看得贾母既高兴,又不免难过黛玉在林家,竟真比在这里高兴。

在这里和她住,让黛玉受了许多委屈吗

林黛玉又送上寿礼,是一个她亲手打的,算不上十分精致,却用足了心的万寿如意结。

贾母看了又是笑,又落泪,说“你娘七八岁的时候,也送过我这样一个结子我戴了两年,你娘长大,死活不许我再戴了。”

林黛玉想看母亲做的东西,贾母便忙叫丫头去找“收在里边高柜最顶上的抽屉里,一个花梨木匣子,小心些拿。”

王嬷嬷趁机笑回“姑娘总想着,不忍心紫鹃姑娘常在我们家,离了父母亲人,不如就趁今次留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