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作者:[苏] 加·乌索娃(1 / 2)

安东在森林里走着。虽然没有同伴。但他一点也不害怕。这是一片真正的大森林,同他不久前跟同学一起在化工总厂俱乐部的电十影里看到的那片森林一样,他的双脚踏在一层厚厚的绿色苔藓上,软十绵绵的。圆圆的塔头上结着鲜红的野果,惹人喜十爱十。真好看,能不能尝尝呢?这要问外祖父,他懂得什么东西能吃。但是他不在这儿。现在安东就是一个人。大概,这里还有蘑菇,果然,地上闪出一个淡紫色的蘑菇头儿来。蘑菇,安东还是在大百科全书的插图上看见的呢,但这一个跟画上的不一样。可能有毒吧?周围的小鸟在歌唱,在啼叫。头顶上空的树枝簌簌作响,吓了安东一跳,抬头一看,一只红褐色的松鼠,拖着大尾巴,正望着他。忽然安东觉得背后沉甸甸的。他赶快回手一摸,原来是一支猎槍!好象刚才还没有呢。看起来,一切都不是真的。真正的森林是外祖父对安东讲的。这个森林不过是他梦见的。作梦时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连槍都能变出来。放槍他大概也不害怕,如果是在梦中的话。把松鼠从树上打下来吧。干么要打下来呢?让他活着吧。于是安东的手离开猎槍,朝松鼠有礼貌地招招手。使他惊奇的是,松鼠竟然高高兴兴地冲他摇了摇篷松的大尾巴,友好地眨了眨褐色的圆眼睛。其实何必大惊小怪呢?不是做梦吗?

越来越热了,十陽十光灼人。他不由得想喝水。附近应该有泉水,一个“克留奇”①。里面的水清凉,香甜,带有一股太十陽十和松树的气味。安东不久前才知道“克留奇”不仅是可以开门、给汽车引火的钥匙,或者装卸自行车轮子的螺丝扳子。“克留奇”还是使人十精十神振奋的溪流,只要俯下十身去,水就会流进红肿干透的嘴里,使它湿润,象给干涩的轴承上油似的。可是这个溪流在哪儿啊?树丛那边似乎有淙淙的声音。到底从什么地方发出来的呢?安东连忙跑过去,一看什么也没有,只有一条宽宽的壕沟,里边流的是化工总厂排十出来的废水,浅绿色的,气味呛人……

【①“克留奇”(КМОЧ):在俄语里可有“泉水”、“钥匙”、“扳子”等意义。——译注】

“喝水!”

“喝吧,孩子。”

是十妈十十妈十的声音。十妈十十妈十怎么到这儿来了?噢,对了,在森林中走,那是他做梦。实际上他是躺在塑料折叠十床十上生病。十妈十十妈十把小塑料杯端到他发烧的嘴唇边。安东闻到的是梦中壕沟里发出来的那股强烈呛人的气味。他惊恐地往塑料杯里看了看,里边是混浊发绿的液体……

“我的好孩子,喝吧,这是水!你为什么往外啐?瞧,弄了我一身……”

“喝水!”

“大夫,他是什么病?”

医生慢腾腾地把胳臂伸到大衣袖子里。他的面部表情是严肃的。他不愿意使她害怕,可是……

“这是我们诊所的第四个病例。眼下我们还不大清楚。得这种病的人都是化工总厂第一批建设者的孙子。你的安东,也象他们一样,是此地出生的,而且十二年来没离开过吧?”

“怎么没离开过!他每年夏天都随幼儿园到别墅去,上学之后就到少先队野营去……”

“是化工总厂的吧?那是人为的环境。真正的森林他一次也没去过吧?你看!第三代……”

医生不忍再让这个伤心的女人受刺激。他没告诉她,昨天有一个最小的患这种病的孩子,由于严重脱水而死去。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都不管事,凡人工输入的液体,他的机体都根本不能吸收……这是另一个街区的事,大概她不认识那个孩子。

“他应该尽量多喝水。”

“他老要水喝,可是等我把水拿来,他一喝就往外吐。”

“耍想办法灌他。还有,你们用的家具都是塑料的吗?”

“贮藏室里扔着一个木制的旧沙发十床十。”

“是用天然木料做的?太好了。一定要把安东搬到木制沙发十床十上去。把他身上的尼龙衬衫脱十下来。随便给他换上什么都行,那怕用破布片裹起来,只要是天然纤维的。最主要的是让他多喝水。”

“喝水!”

安东·扎哈罗维奇把消过毒的纱布小心翼翼地浸在水杯里,然后用它轻轻地抹外孙子的干裂的嘴唇。

“喝吧!”

孩子猛然一下把外祖父推开,急忙用旧印花布衬衫的长袖子去擦嘴唇。

“你怎么啦?小安东?傻孩子……你到底要什么呀?你得喝水呀,我的小傻瓜!”

“喝水!”

外祖父瞧着安东烧得发烫的身十体,心里很难过,孩子在宽大的木沙发榻上显得那么小。沙发榻是好不容易才从贮藏室拖出来的……这个小傻瓜偏偏这个时候生病,现在正是最紧张的日子,刚刚建起一幢新厂房,这几天就要完成计划了……安东·扎哈罗维奇外祖父是化工总厂的总工程师,今天应该到现场去,可是女儿薇拉的车间里也忙得不可开十交十,无论如何离不开。于是外祖父决定自己留下陪着生病的外孙子坐一会儿,而让女儿去上班。如果明天安东还不见好的话,就得请秘书安娜·彼得罗夫娜来陪安东了。

“‘克留奇’!外祖父,‘克留奇’在什么地方?”

想起“克留奇”来了。得病以前,他们爷俩曾在一起换过自行车内胎,寻找了很久螺丝扳子。他现在说的是这个“克留奇”?

“喝水……那边,树底下……水淙淙地流……喝水!”

“啊,原来是问泉水!等会儿,等会儿……泉水。啊,怨不得孩子不肯喝呢。泉水……要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