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更新》作者:里昂·哈博德(2 / 2)

十交十流是他们的座右铭,他也在进行着十交十流。周围的每个人都认识他,喜欢他,他们总是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故事带给他。

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建议,“写你所熟悉的事情和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另外,在绝望之余,我哭泣着述说我们的周围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我们的生活同样也是寡然无味的。或者在绝望中,我们看到或重复着黑暗的另一种行为,把世界的另一面作为小说发生的地点。

我们之所以无法描述身边的事情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对所生活的环境,周围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那么我们很容易把它落实在书面上。而外人来此走一遭,对我们进行一番观察,仔细研究我们的生活,只经过很短的时间,他们就开始着手写小说。我们痛苦地责问为什么我们写不出书?我们的确比那些幸运的人对此了解得多?

但我们真的是这样吗?想了解一件事情,首先要培养兴趣。毋容置疑当我们向往着几英里以外的美丽如画的风景时,我们是永远不会看到邻居的小屋的。

每天,人们在上下班时从我们房前走过。我们熟悉他们的姓名也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但我们并不对其真的感兴趣。即使在某个人身上都能发现一篇潜在的故事,我们却总是忽略其存在,这就像我们天天看到邮差,却永远不能了解他们一样。

在街道拐角处有一家药房,我们偶尔地走进去买些什么,但我们了解里面的店员吗?了解店外那些过客吗?了解那些把摩托车停到路旁的警察吗?了解那些刚刚退休的消防队员吗?了解在路边摊上喝饮料的大学生吗?

不,也许不是这样。即使我们看着他们时,我们也许正在考虑我们要写的故事,而她是关于北部森林坐在机舱里而准备亡命天涯的姑十娘十。而外人正走进来,把我们周围的人观察了解一番,然后离去开始写些关于他们的故事,这很正常。我们对此非常气恼,因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我们没有写出来而让别人捷足先登。

杰克·伦敦的写作视野是大海。他非常熟悉大海。事实上,他对大海了解得太深太好了。他深知自己必须不断地对大海保持兴趣。当他是孩子时,他曾做过捕蛇手。后来,又成为一名捕鱼巡逻员。其后,他又成为一艘捕鲸船上的一名海员。从那以后,他曾去过克朗代克、日本、墨西哥,后来又乘斯纳克号环游世界。因此,他的作品都是关于大海,这一点是毫不为奇的。海洋总是令人神往和喜十爱十的。他也写一些有关野生动物的。因为他曾遭到过它们的袭击。他的生活环境是非常有趣的。

但非常奇怪的是,杰克·伦敦却不这么认为。他不断充实自己来保持对事物的兴趣。他立志自己会成为美国最富盛名的社会学家。他本人以及文学界认为最杰出的作品是《铁后跟》、《阶级之战》、《革命》、《马丁·伊登》和《阿尔卑斯人》。

但他却靠探险和写航海故事挣钱。他认为做事必须循序渐进。他经常与人们进行接触,十交十流;后来这些人都成为他文章中的主人公。即使在他不写有关航海故事之后很久,他仍然热衷于积累这方面的知识。他也想把写作的领域拓宽到绿色的原野。他曾说到他之所以把探险故事一直作为写作的主题,只是为了赚钱。

换句话说,他没有像我们那样狂欢作乐,虚度年华。他强迫自己涉猎得更多,然后把所了解的事用文字表述出来,他自认为这是谋生的手段。他从不允许自己的思想僵化陈旧,他不断地更新提高自己。

现在,我们的药房如何呢?店员对史密斯夫人后背的病情十分了解,也完全知道为什么年轻的史密斯不得不离开学校回家。而路边游手好闲的过客已爆发了战争。消防队员也能讲出山顶那所巨宅在浓烟中灰飞烟灭的缘故以及这件事对他儿子学十习十的影响。靠在摩托车上的警察在后来的绑架事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他了解内情而且会将其公布于众,他也了解发生在你眼皮底下桩桩诈骗和勒索。而那些大学生们的冒险经历也能写成一部小说。

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走到书架前漫不经心地希望能挑选着真的值得一读的书刊。我们希望身处纽约或得克萨斯,以便能收集一些真实的写作素材。

而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永远没有能力——至少大多数人是这样——摆脱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环境,除非能赚来巨额金钱。而且如果我们没有书卖,也就没有收益。如果我们不能凭想像编写成故事的话,我们的写作也不会进步。总之,我们已被束缚了手脚。

并不是说我们现在写作的领域和空间是最好的,但它又不得不被认为是最好的——这一点,尤其值得强调。惟一的解决办法是十交十流新思想,四处走动,多谈话多十交十流,尽可能密切地,真正地了解我们所熟悉的一切,就好像我们把他们的特点,喜好转换成一张油画布一样。

如果我们不了解普通人,我们就无法写他们或为他们写作,而我们写作的创作灵感则会像被退回信封上的邮票一样价值锐减。

换句话说,即:十交十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