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那位军事奇才,朕必当重用之(2 / 2)

也就是说,明法科出来的是法律人才,注定日后几乎不可能跻身于文官集团的高层,更不太可能被拜相。</P>

不过,文武百官面对赵官家要召陈规回京之事,没有一个人敢提出反驳的意见,毕竟在这些朝廷大员的眼中看来,官职低微的陈规,还真的不入他们的法眼。</P>

群臣皆在心中盘算:心性大变后的赵官家,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这种小小的人事调动,又涉及不到个人的利益,谁会多嘴敢反驳赵官家的圣意呢?</P>

早在,李季献竹筒火枪被封为承节郎、京城军器监的火器作坊副使之时,李季坦白他之所以能发明出竹筒火枪,是受到陈规创意的启发……</P>

那时,赵吉便有了要召陈规回京重用的想法。</P>

赵吉知道,在史书记载中的陈规,可以称为军事奇才!!</P>

据史料记载,最早研制和使用管形火器的鼻祖,就是陈规。他发明的管形火器用长竹竿做成,竹管当枪管。使用前先把火药装在竹筒内,交战中从尾后点火,以燃烧的火药喷向敌人,火药可喷出几丈远。</P>

南宋绍兴二年,陈规运用他发明的火枪组成一支六十余人的火枪队,二至三人操持一杆火枪,将攻打德安城的李横匪军打得大败而逃。这也是竹筒火枪在正史中于实战的最早记载。</P>

赵吉决定,先将德安府的安陆县县令陈规召回京城,先授予京城军器监的火器作坊使,与当火器作坊副使的李季搭档合作,一起开发研制出更厉害的火器……</P>

其实,赵吉也知道,朕即便是给李季画出了火枪等武器的设计图,</P>

再经过陈规和李季的主持研制,想在这个科技相对比现代社会落后的时代,研制出的极大杀伤力火器的可能性,恐怕也不会太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