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白侍郎,好大的胆量啊!(1 / 2)

第196章,白侍郎,好大的胆量啊!</P>

“朕让曹爱卿派人调查那件事。如今,调查得如何了?”</P>

在朝会之上,赵吉问及先前浪子宰相李邦彦与太学生发生矛盾之事……</P>

监察御史曹辅出班回奏道:</P>

“臣曹辅启奏官家,先前李尚书与请愿进谏之太学生发生殴斗之后,官家下旨让李尚书闭门思过。</P>

臣曹辅领官家密旨,派手下数名小吏监视李尚书是否安心居家思过。</P>

然则,当官家御驾亲征东南平定方腊匪乱之际,李尚书时常出府,去拜会朝中大臣……”</P>

“哼!”赵吉故意怒哼一声,装作很生气的样子。</P>

实则,他一点儿也不生气,甚至还有些窃喜。抓到大宋朝堂中在未来会对金军贬乞和投降派大臣们的小辫子,这是一件舍得窃喜之事啊!</P>

毕竟,作为穿越者的赵吉,本来就知道这位号称浪宰相的李邦彦,在历史上是一个对金乞和投降派。靖康元年,金军南下,宋徽宗禅位给宋钦宗,任命李邦彦为龙德宫使,迁为太宰。</P>

当金军逼近京城,李邦彦坚决主张割地求和、罢李纲、种师道兵权。当东京城墙上一名霹雳炮手,对城下的金军发炮后,李邦彦竟认定为此举乃破坏宋金议和之大计,那名敢于向城下金军发炮的炮手,悲惨被定罪当即枭首处死……</P>

靖康之难的发生有多重原因,能那么快自毁抗金长城,不得不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李邦彦其罪,绝不可赦。</P>

不过,赵吉想到这里,他也深知这些只是因为自己知道这段历史。</P>

现在,朕根本无法拿还没有发生的‘靖康之难’去说事,更无法以此判李邦彦死罪。</P>

那么,朕正好借着曹辅检举出李邦彦有违圣命这个由头,收拾一下未来会坑害大宋、对金军乞和的投降派了!</P>

赵吉故作大怒的样子,问道:</P>

“曹爱卿,请在朝会之上当众讲出,违抗朕意的李邦彦,不居家养伤、闭门思过,却趁着朕离京御驾亲征平定方腊之际,他都在京城之内秘密地拜会哪些大臣?”</P>